书架
万言书金传歌万小邑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章 日铸雪芽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第八天一大早,麟公子府里来传话,说公子后晌午要带人来喝茶。

于是,日头过了最高处后,果见两个青衣小厮挑着担子到了门前。个个风尘仆仆,面如浅春的桃花。担子上担的是很精致的竹箱子。一个里头放几个青叶红泥封着的小瓮,。另一个里面则放着金提盒、提炉、备具盒等等东西。“品茗”是熟烂精细的雅士生活的缩影。苏州便最是这种生活的生发地。

教我画画儿的师傅就是个绝好的例子……他是个典型的茶狂、茶魔、茶疯子。年纪不小,子孙却不旺,住的地方很寒素,茶室却很奢侈。这位老师傅有一条极其发达儿敏锐的舌头。长日漫漫,几个女弟子时常在学画之余陪这老先生饮茶。有一次我们还做了考官,定下了极其苛刻的条件。要他盲品。靠着多年喝茶喝出来的一条好舌头,在我轮番的刁难下,他竟不负众望,辨认出三十种名茶的产地。

“歌儿,你来尝尝看,这茶是不是惠泉水泡的?……这一杯呢?”得了水之后,他还常常会故意刁难我。我不是他那样嗜茶如命的人,也没有那么精细的舌头,所以答案往往是错的。老人家便叹息一阵,说些今不如古的话,继而不厌其烦地给我灌输他辨认各处泉水的经验,年轻的时候他一定是个风流有趣的佳公子;我知道他是走着走着,把得意的往事都弄丢了,知道他的每一套茶具,其实都不是茶具,而是例数往昔的记忆珠。知道这从小的乐趣,是他高贵风雅灵魂的唯一的凭证,知道这至死方休的爱好是他生命的寄寓,知道他这被时事摧折的心,其实早就没了生气。

……他以前每隔三年,都要收了游荡山水的放逸之心,进京赶考。前朝灭亡以后,他却不肯让儿子再读书了。除却画画之外,他还痴迷写明史。他从来不肯给别人看,因为他说,“这是我一个人的明史”。所以除了他本人以外,没有人知道那上面记载着怎样的往事,连他的妻子和儿女都不知道。一次喝茶喝到心醉神伤,他忽然神秘一笑,悄悄告诉我,这书……将是他最心爱的陪葬品。……

往事如花,但分明已零落成泥。……

麟公子马上就要来了,他送来的好泉水,我还没有收下,却又重温了一次明朝遗老内心深处的一缕茶香。哦,可是,对不起,这是清朝,是繁华盛世。人生应该是新鲜,绚烂,闪闪发光的。

茗器当前,我和珍珠相视一笑,不约而同地都从心里生出了些小小的起伏,如同老友小别,乍见重逢时有一种油然而生的欢喜。“这不会是惠山泉的水吧?”小厮行了个礼,擦了汗。过了会儿,道,“回姑娘,没那么远,是咱们商山古寺里的井华水”。清晨第一汲,是为井华水。想要喝上这样的一口水,其实也是不易。

“那你们可是辛苦。”我说。小厮道,“可不是,我们几个昨天中午就出发,晚上又掏了两遍井水。一宿没睡,第二天太阳一出,才打了这水。”另一个听了,叹道,“累死了。也不知道这水怎么与众不同了。要我说,就咱们府里的井水,也甜的很。”许大娘子听见我们闲话,走出来对那小哥儿道,“这你就不知道了。这口泉水,清澈空明,又微微有些甜味。你们打得这头一汲的水,更是不得了。”那小厮听完,叹了一声:“什么好水?我们两个喝着它,吃了两顿冷馒头。并不觉得怎么有什么妙处。”许大娘子摆摆手,笑道:“这儿爷们都没来,就由着你们胡说吧。就凭你们的舌头,能喝出什么来?”说完走了。小厮一口气撒到我和珍珠身上,“我们命贱,天生就该是牛马,成不成?姐姐把这水收了。一会儿好好伺候着吧。”珍珠听了,皱了眉头道,“什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