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满级国医她制霸全球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91、没人比你好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顾浅后悔了。
她不该好奇的。
尤其是看林知貌似云淡风轻地说出那些事情时, 她简直都要窒息。
看顾浅的表情,林知笑起来。
带着疤痕的脸笑起来很难看,但她眼睛很亮:“真的没事, 都过去了。其实我现在根本没有太多后悔难过,这些情绪在之前那些年已经用尽了。现在, 我只有劫后余生的庆幸,好像被亿万大奖给砸中一样。做梦都想不到, 我还能有今天。”
顾浅深吸口气:“放心吧, 你脸上身上的疤痕, 都能消除掉的,你都不知道你老师有多厉害, 她配的药膏也超级厉害。之前……”
顾浅看向沈画。
沈画点头。
顾浅才继续说道:“之前有位姐姐,她是烧伤,比你这情况还严重,她现在第一期的治疗已经结束,痛苦是很痛苦, 但效果也是真的好。她再有两次治疗,全身皮肤就能实现新生。”
顾浅又看了一下她的疤痕:“你的话, 大部分的疤痕两次治疗就能搞定,少部分的,比如脸上这些比较深的,可能需要三次治疗。”
林知连连点头。
顾浅:“治疗的时候疼是真疼, 但值也是真值。对了画画,给林知安排好住处了吗?”
沈画:“在你工作室后面的公寓楼里, 给她找了一处公寓先住着,开始治疗之后,每天都要往你工作室跑, 近一点比较方便。”
顾浅:“那行。”
第一次治疗,沈画是跟着去的。
因为某些位置伤得比较深,已经涉及到了肌肉更深的层次,沈画会帮着顾浅一起。
治疗过程特别残忍、痛苦。
一层一层的皮肤、脂肪、筋膜层……
药膏想要起作用,并不是那么简单的。
只能上局部麻醉,但这种程度的手术,局部麻醉根本没太大用处,深入皮肤之后就会很疼很疼。
因为皮肤大面积被破坏,她疼的时候,只有头部少部分皮肤能出汗。
第一次治疗,断断续续的,用了两三个小时,但这可不代表第一次治疗就结束了。
因为目前只做了上半身的。
接下来要做下半身的,最后才是做面部。
全身都做完,才叫第一次治疗结束。
第一次治疗,会在一周之内做完。
顾浅的医美工作室这边,也能住院,给林知安排了一个床位,治疗结束之后就让她住进去,有全方位的护理。
等第一次治疗全部做完之后,才会让她回家休息,等待第二次的治疗。
给林知治疗完毕,沈画没多停留就离开了。
顾浅也还有事。
林知自己在病房里,护理人员随叫随到,身上糊了黑乎乎的药膏,还是很疼,顾浅和护理都让她休息一会儿,但她却不想。
按铃叫来了护理,请护理帮忙把她的笔记本电脑连上病房内的屏幕,把鼠标给她。
她唯一没做的就是手了,手上本来也没烫伤的疤痕,只有其它伤痕,她不着急做手,因为留着手还有用,做了太耽误事儿了。
“太疼了吧,你要不先睡会儿?顾医生说可以给你一点安定,帮助你睡眠的。”护理人员说。
林知却笑着摇摇头:“不睡,我时间不多,得抓紧时间学习,你帮我连上就可以,我自己用鼠标调。”
护理的小姑娘忍不住感慨:“你可真能忍得住,这么疼,还能学得进去吗?”
林知笑笑,没说话。
怎么学不进去?
就是学习才能止疼呢。
沈画这边忙完就回了医院。
脊柱外的耿胜宏主任给她打电话,说有一个瘫痪了5年的患者,是他们之前在瘫痪互助论坛上认识的。
很多病都有一些互助论坛,病友们和家属们之间互相交流一下病人情况,怎么治疗,有没有希望,以及怎么护理。
其实大多还是互相交流要怎么护理。
以及心理上大家的互帮互助等等。
耿胜宏一直在这个论坛上当义务答主,对某些患者提出的疑问,他会根据情况给出解答,但具体还要让患者到医院进行检查之后,才会下诊断。
他的号也很难挂,但如果是论坛上有些情况比较危急,条件又比较困难的患者,他会视情况给加个号什么的。
一开始他的身份还是保密的,后来时间久了,有患者在他那儿加到了号,渐渐传开之后,整个论坛其实差不多都知道他的身份了。
但知道又能如何?
脊柱、脊髓等神经上引起的瘫痪,是世界难题,谁都没办法治愈,去找耿胜宏也只是要碰碰运气,或者是让耿胜宏给他们下个决心,不再无望地继续寻求治疗,专心护理。
再加上耿胜宏是在海市海一院,论坛上的患者来自全国各地,来一趟海市,交通费加上吃住,花费巨大。
除了一些刚刚的病的还想找点希望之外,其他患病已久的,基本上都放弃了。平时遇到问题就在论坛上问了,也不会天南海北地跑来海市。
因此论坛上的加号也不会影响到耿胜宏平日里的接诊情况。
这次的患者,就是耿胜宏在论坛上认识的老朋友。
“前些年不是也有人提出脊髓再生吗,我们论坛当时都沸腾了,也有不少病友参加了治疗,接受了手术,但后来就没下文了。”
“咱们论坛上几年前接受手术的病友中,手术后情况最好的,是大腿稍微有一点儿知觉,但距离站起来还远得很。”
“如果仅仅只是这样也还罢了,总算是有点好处,可那些做过手术的都反应,后续会有很多不适,护理难度加大……”
“总之就是,很不理想。”
这位患者看起来也就三十多岁的样子。
“本来我这次要来,家里人虽然嘴上说着支持,但我能看出来,他们也都累了,也是怕了。这么多年治病都没效果,背了一屁股的债。”
“我在家里直播做手工,目前有一批固定的粉丝,会买我的手工,会买我购物篮里推荐的商品……现在家里生活勉强维持得了。”
“家里人也都觉得这样挺好的,俩孩子也要上学,现在还算稳定。我非要来看病的话,这份稳定可能就打破了。”
“万一手术中再出现危险,丢了命,那一家子人可咋活啊。”
这种考虑很现实。
在论坛中,像这位患者能够靠直播稳定生活的是少数,大多数瘫患者,都成了家庭巨大的负担……
“我跟耿主任认识已经快三年了,我永远都感激耿主任,在我想要放弃的时候鼓励我……不然我可能早就不在人世,丢下家里的孤儿寡母……”
患者笑着说,“这次来,也不是为了报答耿主任,是因为我相信耿主任,我想赌一下。我记得之前那批患者在接受骨髓再生的实验性手术时,论坛上一片乐观,耿主任就说过大家不要太盲目乐观,这项技术在实验室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