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休闲的我竟成了老祖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180章仙山宝药,钻研武学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下午的播种实验继续。

  顾恪从大武某个木匠那里学到类似耧车的东西,也拿给小满和萨兰珠玩了。

  他和小萍儿也各自操控一台耧车,进行播种。

  所谓耧车,就是古代的人力种子条播机,可以用于麦、豆、粟的播种,一次性完成开沟、下种的工作。

  它的外形略似带平靠背的椅子。

  “椅背”最上是人手扶的耧把。

  “椅面”上固定一个装种子的木盒,名为籽斗。

  籽斗底部有中空的木条名为耧腿,连接下面同样带有中空通道下籽筒。

  犁铧可深插进土中两寸余时,这时犁铧上方,下籽筒上的漏籽眼就能将种子放进土中,完成开沟播种一条龙。

  这样播种间距、深度比较一致,可确保作物接受的日照、营养接近,便于管理,产量更稳定。

  顾恪学到的原版只有一个犁铧,俗称单脚耧,用于单行播种。

  他顺手扩充为二、三、五、七个犁铧的耧车,可以同时播种相应的行数。

  反正设计时考虑的驱动力就是入门武夫,力量不比上一世的大牲口差,不同脚数的耧车,总有一款适合他们。

  实际使用时,可以先以那犁头钉耙深耕一遍地,再用这耧车。

  大规模测试的结果也很喜人。

  一台七脚耧,不到两个时辰就可播种一百亩地。

  当然,这其中有顾恪四人实力、体力强悍,血气、神念控制等方面加成。

  正常情况下操作一台耧车需要两人(一人一牛马亦可),一人(或牛马)在前拉车,一人在后扶车播种。

  只说双、三脚耧,大武这里的十岁男孩女孩都能拉动。

  两个半大孩子使用双、三脚耧,一天也能播种几十亩地。

  这对缺乏工具,生产力低下的大武农民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好消息。

  有了这东西,农民们该发愁的就是浇水和施肥,以及如何抽出人力照顾更多田地了。

  谁让大武到处都是无人的荒地呢!

  以往是吃不饱,更没实力外扩,如今这两个问题会被异种粮食和基础武学逐渐解决。

  耕地、播种上巨大的人力耗费降低,距离大武百姓种田暴兵的日子会越来越近。

  以顾恪对大武的了解,整体尚武的大武人绝不是什么温和无害的物种。

  百姓对种田和粮食都有一种迫切的冲动。

  真能打得过诡物妖魔,他们绝不介意把它们杀个干干净净,再用它们的地盘来种田。

  之所以弱势,全因实力不济罢了。

  对试验结果满意后,他顺手将几台不同脚数的耧车和制造工艺书,通过乾坤袋,转送给了秦大小姐。

  太平寨收了很多新寨民,正需要这种好农具来大搞粮食生产。

  秦大小姐那边突然收到一大堆耧车及相关书籍,顿时在心里狠狠骂了某人一通:这一天天送的都是甚?不是肥料就是农具,难不成我这里是户部,还是工部?

  至于不久前顾恪专门送了一批特效药丸?那是给梅竹这两个倒霉蛋准备的,又不是给大小姐的。

  顾恪若是知晓,必然觉得冤枉。

  上次投影过去救命时,神念扫过就察觉梅竹身上食物药丸都耗空了。

  按他的逻辑,八成是秦大小姐那里存货太少,她们出来舍不得多带。

  这怎么能行?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于是把加工坊最近自动加工,出产特殊食物、药丸、药物送去了一大批。

  反正乾坤袋朝外送无生命的物品不受限制,就当清理仓库了。

  可对大小姐来说,这无法改变某人没事就朝乾坤袋里塞肥料、农具的行为。

  她之前还想着他做的各种食物,现在再想到食物和肥料乃自同一个袋子里取出来的,难免有点精神过敏反应了。

  骂归骂,骂完后她还是将这批农具、书籍转交给了李秀儿,毕竟它们是无辜的。

  顾恪神念隐隐察觉到了点什么,不过也没甚好办法。

  能用乾坤袋,当然没必要用因果钱,那太浪费。

  农学、工书超过100级,文典里记录上千种技艺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