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明末金手指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三十七章 洪承畴被救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所谓的儒将完全不同,凭这个不服都不行。
之后的三天时间里,队伍陆陆续续遇到了一些阻碍,不得不说得到了相对先进火器的平阳府守军,好歹战斗力也的确不弱,而且张弘武在练兵这方面也的确做的非常好。
所有留守的士卒,在遇到了十数万大军,想到的不是立刻逃走,而是给后面的人发出警报之后,毅然拿起了武器,与敌人拼杀到最后一人。就算明明知道不敌,也要在最后大崩盘之前,把所有的火器都给破坏掉。
是的,不让任何一个敌人,获得哪怕一杆火铳,这是秦军的一贯作风。谁都知道秦军战斗力的强悍,很大程度上都是由火器堆出来的。正因为秦军有着这个世界上最先进的火铳和火炮,所以才能够一往无前战无不胜。
若是火铳流落到别的势力那里,并且被他们仿造出来,那么就会极大的拉近与秦军的距离。甚至凭着大明的制造能力和人才储备,进一步发展出更强大的火铳和火炮也不是不可能的。大明的工匠也许缺的不是技术,而是一个理念。
几场仗下来,卢象昇部队也阵亡了数千人,对于十数万人的大部队来说,皮毛都算不上。
饶是这样,几场仗下来却是一杆火铳都没有缴获,卢象昇说不郁闷那绝对是骗人的。正如同秦军了解自己战斗力的根源一样,卢象昇也是非常清楚秦军战斗力的本源,他也清楚,若是能够拿到火铳作为样品,以大明的能力仿造至少是不成问题的,假日时日秦军和明军的战斗力差距就会被无限缩小,到时候就是大明夺回失地的时候。
说不得,到时候天下之大,真的可以做到日月之下,俱为大明国土。
为了大明的中兴,为了天下的平定,说什么卢象昇也要想办法,在秦军那里弄到一批火器!
带着这样的想法,卢象昇一路向前,差点就打到了临汾。
那里可是平原府的要点之一,历来都是兵家要地。
只是这个时候,满桂却是前来汇报,临汾不远处,有一支部队正在向西转移,怀疑是要返回陕西。队伍大概有数万人,真正具备战斗力的只有一万人,剩下的似乎是俘虏。
是的,很有可能,是洪承畴那边被俘虏的部队。
数万兵力的补充,卢象昇也不能够忽视这个结果,在这个时代,人越多战斗力越强的理念还是深入人心的。就算是知道火器厉害,也阻挡不了冷兵器时代留下的观念。更别说若是有这数万人当炮灰,己军的精锐也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尤其最近几天并没有听说过洪承畴投降的消息,也没有被杀的消息传出。换言之,洪承畴很有可能出现在那支部队里面也说不定。
不管是为了什么原因,卢象昇只能放弃攻打临汾,果断选择攻打这支运输部队。
对方的侦骑,卢象昇交给满桂来解决,这位对这种事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