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明末金手指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五十二章 军制大改革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新型的底火面世,采用的是1817年英国人开发的那种用铜孟和雷酸汞等材料制造的底火。
新型子弹的面世,意味着火枪的全面升级,更别说系统出产的火器就是最好的参照物。要说技术的话,当前秦国的技术累积,刚好还是可以制造出19世纪初级别的火铳的。
唯一的难题,就是子弹材料。
新型子弹采用的是铜,至少铜占据了子弹构成材料的绝大部分。偏偏华夏本来就是一个贫铜国,国家的铜储量不算很高,至少人均储量很低。用来铸造铜钱都已经是勉强,更别说要挪用来铸造火器炮弹了。
实际上张弘斌也在考虑,逐步取消铜钱制度,改为以金银为主体的新体制。这也意味着,要针对秦国的银行业进行一番改造,或者说是创造出一套新的银行业标准和制度出来。就工程量而言,不可谓不高。
但若是能够让铜钱变成历史,那么就可以有更多的铜可以用来铸造火炮火铳,甚至是弹药。
这点,张弘文被叫了回来,专门主持华夏中央银行的建立,张弘斌给他的时间,是一年的时间。好歹,必须要在一年的时间里,把银行的总行和分行铺设开来,同时做好异地通兑业务。并且已经开始认命徐光启作为顾问,财政部部员陈景负责新钱币的铸造,其包括样式的确定,防伪标识的确立和铸造监督等等。
可以肯定,在将来的一年里,大秦的工作重点,就放在了币制改革这上面。
但大秦毕竟是军工立国,一支强大的部队是必不可少的。
新型火铳和新型火炮的制作成功,或者说是仿造成功,其结果是冷兵器基本上退出历史舞台。至少在正规军这部分,将不设置冷兵器部队,唯一保留的是骑马部队,但也是在骑马的基础上配备骑枪。所谓的马刀,那是在没有子弹的情况下,最后的战斗武器。
既然没有冷兵器兵种的必要,那么军制的改革也是必然的结果。
在冷兵器时代,五个人一伍,采用的是五五制原则。其中三个人进攻两个人负责防守,大体就是这个样子。可以说这个制度对于冷兵器兵种而言,可以最有效的在确保进攻人员安全的情况下,与对方展开肉搏战。一支集团军,那可就是数万甚至十数万的规模,冲杀起来声势浩大,跑起来惊天动地。
可以说,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模式,一则是部队的人数,二则是部队的武器,三则士卒的精锐程度。
唯有三者占据其中之二,战争才有胜算,否则必然失败。除非出了诸葛亮这样的妖孽,否则很少会出现以少胜多的情况,也正因为太少太少,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