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明末金手指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五十五章 后金要摸鱼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廷的指挥。他们从河南奔赴北直隶,在顺利改编之后,成为了新晋的两位师长。辽东的孙承宗也发来信函,表示只要老臣还活着一天,辽东就是大明的!
看着这些人一个个在向自己表忠,崇祯终于笑了,他知道自己不是孤身一人在奋斗。
他依然贯彻着秦国的各种方针政策,从政治到军事,甚至民生工农也在积极模仿。但是他和黎落注定没办法通过模仿来实现大明的中兴。因为他们没有外挂,发展速度比不上张弘斌;他们没有足够的工业技术积累,所以他们比不上张弘斌;他们甚至没有张弘斌的头脑,对政治制度的发展的远见性,所以注定是要悲剧的。
但不能否认的是,现阶段,随着《大明周刊》的发布,崇祯也开始学着秦国发动了舆论攻势。地方办起了国营养殖场,甚至行政方面就算没有变,也加大了监察机构的投入力度。东厂和锦衣卫无时无刻都是监督着臣子们,不要让他们有任何不法的行为。进步的是,每个人的薪俸提高了。
内阁成立专门的物价审核司,确定大明的物价和金银的购买情况,并且经过审核后,每月汇报给崇祯。当然,这个机构也负责审核当年的财政预算,某个救灾工程的预算经费等等。本来这是户部的职权,算是被直接分了出来,直接向崇祯皇帝负责,但却在监察机构的监督之下。目的很简单,就是确保不会出现‘漂没’和‘火耗’之类的贪污现象。
用黎落的说法:“朝廷高薪养廉,而且也没有限制你经商,只是商税稍微改革一下。这样还要贪污,那就是作死的节奏了。”崇祯对此也是深以为然,尤其看到今年度大秦的商税收入,他才觉得自己之前真的被臣子坑惨了。
新的商税和农税被制定出来,并且广告天下,甚至还开了海禁,表示要重开市舶司,正式收取贸易税和关税。
结果这个诏令发出去,却没有在北直隶以外的任何地方张贴出来。下面的人,居然根本不知道有这条诏令。
何也?
这是涉及到世家根本利益的问题,只要不傻或者不想每年的收益下降五成以上的,都不会同意这条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