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一只绣花鞋龙飞白薇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章 漓江谍影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广西桂林,得天独厚,山水奇秀,蜚声世界。“四野皆平地,千峰直上天;”“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真是奇峰挺拔,绿水萦回,加上岩洞幽邃,万象森罗,恍如仙境,不愧是“桂林多洞庭,疑是馆群仙。”

阳江和淳江汇流处,像一只庞然巨兽,正脚浸江水,舒卷长鼻,在津津有味地吸波豪饮,这便是神形俱备的桂林象鼻山。明代孔镛有诗曰:象鼻分明饮玉河,西风一吸水应波。青山自是饶奇胥,白日相看不厌多。

这一天早晨,从象鼻山驶来一只游船,船上坐满了港澳游客和大陆游客,导游金炽正津津有味地向游客介绍着周围的秀丽景色:

“象鼻山原名海山,其山腰有岩,左右对穿,如象眼,故名象眼岩;山的东西两麓,均有石径通顶,山峰平展,杂藤盘树,一片葱茏。山顶有普贤塔,建于明代。你们瞧,远观既似宝塔,又像剑柄。相传当年,天上玉皇大帝曾率领成群臣兽,南巡至此,踏人撞屋,民不聊生。有一病象,被弃荒郊,因得农夫垂怜,为之调治,幸得康复。后来大象感恩戴德,便尽力为村民耕耘,重建家园。天帝闻讯,勃然大怒,随即传旨令神象归天;神象抗旨不从,被天将诱至江滨,一剑戳死。如今你们看那象背上的宝塔,不正是剑柄吗?”

游客们发出赞叹之声,一个香港小姐问:“导游先生,真是桂林山水甲天下!”

金炽推了推眼镜,自豪地说:“这幽奇的象鼻山,很诱人。明代有诗描绘说:‘空岩开满目,浸涤水中天。皓魄千山白,虚室万古悬。七星光独朗,八桂影筝翩。我欲从真窟,闲中一弄丸。’”

金炽轻轻叹了一口气,说:“象鼻山确实算得上人间奇迹;你们看那穿山又何尝不是造物主的杰作呢?一个空明通透的圆洞,将山南山北穿透,像一轮明月挂在山头。一幅嫦娥奔月的飘渺图顿时幻化面前,让你难辨是天上美景,还是人间仙境。当然用神话传说来解释最有趣。据传,古代有个伏波将军马援,站在伏彼山顶,拉弓射箭,一箭射穿了三座山。这是其中的一座。山下有钟乳洞,洞中有晶针、石枝、鹅管之类的钟乳石,是稀有珍奇宝物。”

一个游客问:“山上还有什么景致呀?”

金炽兴致勃勃地说:“如果取道此麓,登上岩口,由此北望桂城,楼宇青峰,相村如画。南桃绿野,清海远去,阡陌纵横。拂面清风,长流不息,飒飒有声,有如身入广寒,飘飘欲仙。”

游船过了塔山,驶到净瓶山前,金炽又开始用他那浑厚的男低音说道:“对西峰这座其貌不扬、短小平卧的净瓶山,不要不屑一顾。其实,美是需要慧眼的,要在平淡中找出美的特质来。净瓶山的美并不在它的本身,而是在水中它的倒影形成的奇影,勾画出一个举世无双的完整对称的大瓷瓶。”

众游客一齐俯身来看,果然如此,一个小姐指着众人道:“我们的船真有点像这瓷瓶里的花。”

游船过了斗鸡山,来到卫家渡,岸边涌来一群手挎竹篮卖菱角的小姑娘。

金炽喊道:“卫家渡到了,大家可以休息一下,岸上有馄饨馆,这里的荸荠个大、水多、没渣,你们可以尝一尝。”

游船徐徐靠在了岸边、人们争先恐后上岸。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