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老师,快到我碗里来姚如也佘檀舟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44轻舟已过万重山(二)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作者有话要说:说明:出版不会停更。会一直更新到正文结束,如果有时间的话,写一个番外。

原本预定放上来的柳向晚和轻舟的番外,会独家给出版社,大概一万五多字,保证精彩,出版之后请大家多多支持。出版应该没那么快,也得到10月之后了吧,具体微博会通知。

直升机巨大的噪音并没有影响佘谨行的思绪,十八年未见的女儿,不知变成什么样子了。那份情况汇报看得他心神不宁,报告中说这次北京警方联合贵州警方捣毁的是一个巨大的拐卖妇女儿童集团,他们五年前就开始各地作案,手段残忍,隐蔽性强,还带有黑社会性质,拐卖来的妇女儿童被分送到四川、河南、山东、贵州、青海、甘肃等地。

妇女卖给当地农民当媳妇,男婴卖给条件稍好些的当儿子。那些半大不小的女孩子,要不卖进山里当童养媳,要不弄残了毒哑了成为乞丐,四五岁的小孩,未发育完全的骨骼被生生打断,扭曲成各种形状,横躺街头博取路人的同情,一天竟也能收入二百多元。这就是一些城市忽然出现许多残疾乞丐,分布不同闹市乞讨要钱的原因,但过不了多久,这些乞丐又会集体消失,或者出现在别的城市,或者换一批新的乞丐。

贵州警方到赫章县辅处乡解救一批被拐妇女时,偶然听说双沟村有户人家的老婆是多年前从外地买来的,于是又深入双沟村探访,在一个被拐妇女手里抱着的男婴脖子上发现了佘家的银锁,这个被拐妇女年纪跟轻舟差不多大,通过这枚银锁判断,很可能是轻舟,不过还得经过详细的DNA比较。

看报告的时候,四个人心里都在想,轻舟千万不要遭遇那样残忍的对待。这就是为什么柳少海看完报告怒起将报告拍向儿子的原因。

司机虽尽量放慢速度,将车开得平稳一些,可还是颠簸,从直升机上下来的几个人却没有一个有怨言。佘檀舟和柳向晚没有来过这样的地方,一路上,灰色木头和黄色泥土搭建的破房一个个滑过他们的眼底,如尖刀一下下刮着这二位的心。

双沟村这种小穷乡村,建国后就没有来过这么大的领导,村民们都围在村口,看着接连几辆黑色的奥迪缓缓驶来,满车身的泥土。车艰难地停稳后,第二辆车上下来两个人,略年长,第三辆车上下来两个人,年轻英俊。

村民们都看呆了,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柳向晚下车后,胃里翻搅着,一路上太过颠簸了,他都受不了,可硬生生忍下了,心里越来越浓的愧疚,比反胃感强烈百倍。你看这破破烂烂的房子,是人住的吗?你看这泥土的路,是给人走的吗?砖头呢?水泥呢?路灯呢?你们这里怎么会没有呢?

自小锦衣玉食的柳大公子啊,让你来见识见识中国贫困的乡村,也好,不然你哪里知道什么叫甜什么叫苦,看你回去后敢不敢动不动去飙车,动不动花钱如流水!

佘檀舟也没有见过这样的乡村,并不是所有的乡村都像新闻里宣传的新农村一样村容整洁,民风淳朴,处处都是丰收的田野。他今天身上穿的一整套行头,光一件外套就是人家几年的收入。更不用说毛衣,皮带,裤子,皮鞋,这里的村民几年不吃不喝才能买上这么一套哇。

吴远庆一路带着,到了一户破落的院子前,说:“报告二位首长,那个被拐妇女就住在这里。”

四个人不约而同吸了一口气,是紧张,是惊异,也是感慨。

柳少海推开木门,木门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院子里,有一条大黄狗,两只不肥而且脏兮兮的鸭子。尽头,一个妇女紧张而佝偻地站着,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