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大唐挽歌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挽歌 第132章 规划长安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对王爷的这种做法李存昌很是不解,迟疑了一下又说道:“太尉大人,我想王爷如此安排自有道理。只有一点我很不明白,如今河西以东除昭武九姓尚有一点实力之外,其他都己不堪一击,为何还在那里集结重兵?”
孟招图略一迟疑,说道:“将军此话问得甚好,但我现在还不能给你答案。”说完他站了起来指着墙上的地图道:”我希望李将军在这段时间尽快加强训练,如今朱温已经撤回大粱,只在晋阳留下两万人马充数。至于契丹人,还懒在太原没走,尚不知道他们想要北上还是南下。你部接下来的任务是在苏青和宋德威的配合下,把契丹人赶出河间,收复太原,这样你这个平北将军才算得上名副其实啊。”李存昌连忙站起来说道:“存昌一定不负王爷和太尉大人所托。”
阿保机自占领太原之后,还来不及高兴几天,一个接一个的坏消息就传了回来:首先是被押送去辽东的二十多万奴隶以及抢来的大部财富,刚出雁门关就被别人抢去,还赔上了押送的一万人马,至今尚未确认是何人所为。
第二个令他没想到的是李存昌,李存孝兄弟居然投靠了仇敌杨无病,据探子报告说这支部队在杨无病驻守山南部队的配合之下,隐隐有北上之意。
第三个令他愤怒的是,盟友朱温居然和自己招呼都不打一个,就匆匆回去了,仅仅留下两万人马在晋阳做个样子。去找他的儿子朱友珪问话,那小子也不辞而别,偷偷的溜走了。想到自己损失了这么多勇士,却并没有取得预想之中的财富,如何不叫阿保机愤怒呢?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长期生活在辽东苦寒之地的契丹士兵根本不能长期忍受这种天气,己有很多人中曙不起了。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连忙招来各部落首领商量退路。如今下面的意见分为两派,一派极力主张尽快回老家去,理由是这鬼地方太热了。另一派觉得费了这么大的心血,却没有取得多少战果,心有不甘,希望尽快南下长安去碰碰运气,毕竟那里是中原唐人最繁华的地方,肯定能抢到天量的财富和人口。
就这样,两派吵来吵去,一直没能协商出一个统一的意见,时间就慢慢的拖到了七月。
契丹人着急,在长安的杨无病也很着急。他担心在进入中原的契丹人没有搞定之前,远在中亚的大食人就跑过来凑热闹,那自己麻烦就大了。况且早已埋伏在长安城外的崔世安部和渭水以西的郭琪部队,已无所事事的呆了一两个月,人吃马嚼的也不是办法。
他和从山南赶来长安的孟昭图商量之后决定:鉴于已进入盛夏,天气酷热,契丹人战力肯定大幅下降,南下可能性极小,就凭太原兵团和山南驻军就能把他们赶出雁门关,若苏青应对得当,在雁门关重创他们也不是不可能。因此命令崔世安带上拨划给他和沈昆仑的两万五干沙驼骑兵原路返回西域。郭琪部接收一万沙佗骑兵之后,回去继续跟着崔安潜老老实实和杨行密打交道,有机会的话就干掉马殷及刘知远,把中原联为一片,为今后收拾东南一带的各路势力建立桥头堡。杨智部调往长安驻防,毕竟随着西川及涪州的各大衙门以及军校,军工厂,及大量的私人作坊陆陆续续迁往长安,没有保护,还是很叫人心虚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