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回到明朝当太子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四章 先声(求收藏,推荐!!!)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史爱好者,朱慈烺在后世不知道去过多少回,这树,这石,怕也是熟烂于胸,不需刻意,就能清清楚楚的浮现于脑海之中。

  在当时,他有的只是痛恨和惋惜罢了!

  崇祯此人,说死不足惜自然是太失厚道,但是说他自误误国,倒也不曾冤枉了他。急燥操切,没有经过系统的帝王术训练,所以施政起来,处处失措,到处挂漏错误。但把一切责任都推在他一个人身上,也是有失厚道。

  就朱慈烺现在亲眼所见,崇祯的勤政和俭朴可是清清楚楚的就看在他的眼里,而文官们的推卸责任,遇事则毫无办法,无所建言,却也是教朱慈烺看的明明白白。

  可以说,明朝之亡,到了自己身处局中的时候,才是能感觉到局中人的那种无奈与痛苦。到处都是烂下去,烂下去,彻底的烂下去!

  文官贪污,结党,一切都流于意气,任何事情都没有本党的利益大,都没有自己的利益大!武官没劲,贪生怕死,养贼自重,贪污军饷吃空额,更是可以拿到皇帝面前公然宣讲的地步!如果说,大明的文官武将们是一群撕扯百姓血肉的群狼,那室室亲藩们就是一群猪!

  福王府库数百万金银,将士们却缺衣少食,福王就是勒掯着不给银子,结果洛阳一破,自己被大锅熬了肉汤,府中粮食金银,也只好便宜了别人。

  宦官庸懦,皇亲自私,勋臣们已经养废了……

  环顾天下,竟是无一人可用,也是无一人可靠!

  这样的君王,当的是足够辛苦了。想想崇祯的心境,真真是环顾左右,无有一人可信,真真是王朝之末,好比是大树烂到根子里头,任由它倒下,怕是更容易一些。

  后人常批评崇祯刚愎无能,但以局中人来说,只能说当时情形之烂,任何人都会胆战心惊,而崇祯却是苦苦撑持,死也不肯认输,到最后,还是抱着希望在北京死撑,连逃生的机会也是数次轻轻放过了。

  这般的帝王,倒也无愧一个“刚毅”的评价了!

  但看到眼前这歪脖子树,想想崇祯苦苦挣扎十余年,耗尽心血,到最后吊死在这里的时候,心头的冤气,怕也是能直冲霄汉吧?

  此中况味,外人尚且扼腕痛惜,况且自己是身在局中的人!

  朱慈烺神色沉痛到了极致,连吴伟业也被他牵动了情绪,当下见朱慈烺半响不语,便只是问:“不知道太子是做的什么梦?”

  就在吴伟业上前动问的同时,李继业却是沉下了脸,除了两个讲官和新选的武官们,还有他和丘执中等太子心腹外,别的人一律被他撵到了数十步外。

  太子已经一再多言,现在说的这梦想来也不是好事,否则怎么会如此脸色神情?人多嘴杂,再传开来,谁知道皇爷会怎么想?

  当太子身边的人,有时候就得想到上位想不到的,要是事事等吩咐,还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