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移民官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六十九章 老站长叶长青的故事4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那时虽然刚解放,百废待兴,可办学几乎全靠国家拨款,学生每学期学费仅两元钱,而且多数学生是免交的。学校的所有开支包括教师工资,办公、教学用具、校舍及课桌凳的制作维修等等,都由国家拨款。尽管学校条件很艰苦,经费很紧张,老师收入也低,可是绝不存在乱收费问题,更不存在收受贿赂问题,老师不会向学生多收哪怕一分钱。学生的生活也简朴,作业本是买来的大张白纸,四分钱一张,学生自己裁成32开装订成册。铅笔一、二分钱一支,书包都是家长自己缝制的。条件虽然很差,设施也很简陋,但师生关系却很融洽,家长对老师很尊重,老师在人们心目中地位很高。那时候的老师特别注重为人师表,处处做学生的表率。有一件事使我深受感动,至今不忘。有一次我们学校的师生参加全区组织的一项活动,学校离区政府所在地大约有二十五公里路,我走时没带饭,老师发现我中午没吃饭,就到供销社买了一斤饼干给我,我坚决不要,最后返回的路上老师走在我前面,把那包饼干放在路边我的前面了,我知道这是老师特意给我留着的,他怕我要面子会拒绝他,所以选择了这么一个方式。我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拿上后想还给老师,但因为年纪小脚步不快赶不上,只好拿回家。那时一斤饼干是很珍贵的,可更珍贵的是老师爱护学生的一片真情。那时候学校不仅学文化,也经常进行时事政策教育,为配合土改、互助、合作化等运动,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还要求学生说服家长。在没有广播,没有报纸,更没有电视,绝大部分农民都是文盲的村子里,通过学生的传播也是宣传党的政策的重要途径,那时老师的威信很高,老师的话农民是很相信的。学校还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多样的活动,如清明节为烈士扫墓,组织春游、种树、体育比赛、学跳集体舞、节日庆祝活动等等。那时学校家庭作业不多,大部分作业在自习课完成。农村的孩子,特别是大点的孩子放学回家后都要帮大人干活,白天没时间做作业,有少量家庭作业也只能在晚上点煤油灯完成。我记得有一次放学,我在河边摸小鱼回家晚了点,惹得父亲大发雷霆,怨我不回家干活,把我打了一顿。小学毕业后,我想考初中,征求父母亲的意见,父母亲都同意了。那在当时可不容易,不像现在要求着孩子上学,我们那时候是巴不得孩子不上学,早点回家帮忙干活,好挣工分。那时小升初也不容易,全县只有三所中学,考个初中比现在高考还难,全县百余所小学只有三所中学,幸亏当时不是人人都想考初中,绝大多数小学毕业生都留家务农了。我在全家支持下报了名。考试很正规,考场不在本校,我是到六里路外的另一个小学参考的,监考老师也是外校的,相互都不认识。考生每人一张桌,只差没进行人身检查,可能是因为那时无人作弊吧。那年我十四岁,第一次经历这种场面,心里很紧张。但很幸运,不久就收到录取通知,我被县城的三中录取了。那时中学生很少,我们附近几个村这么多考生也仅考中三人,我是我们村里首批中学生,成了本村一件大事,虽没搞什么庆典仪式,也成为人们一时的议论中心,人人羡慕不已,不亚于现在考进重点大学。”

“我所在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