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马路上轻扬的一粒灰尘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九章 学习训练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背包”,新兵连没有接触装备,因此紧急集合,也被我们叫成“打背包”,连队或排组织时,发出的是紧急集合口令,班里组织时发出的就是“打背包”的口令,有时老兵看你不顺眼,对着你一声“打背包”,就要老老实实的完整演练一遍。
时间决定胜负,这是人民军队创立之初,红军用脚板跑出来的经验,坚持了八年抗战,决胜了三年解放战争,打退了侵越侵朝的外国军队,因此新兵连对紧急集合训练特别重视。
常听到连长站在紧急集合的队伍前面,以假想敌情作简短动员,然后下达向预定区域出发命令,每次听到都有一种临战的豪情,似乎真的要奔赴战场。
连队重视,班排也重视,而由于班长加入个人喜好的缘故,新兵连期间,紧急集合如家常便饭般频繁随意。恐怖的连续短促的“嘀嘀嘀嘀”哨声,伴随最后一声“紧急集合”的口令,成为我们的梦魇,白天响起,晚上响起,休息时响起,训练时响起,吃饭时也会响起,就连大年初一也没能躲过。
部队一般都是用哨音发出集合命令,对象不同哨音不同,一长是提示,后面常加口令,比如“起床”、“开饭”、“上课”、“打扫卫生”、“整理内务”等等,一长一短是班长集合,一长两短是全体集合,连续短促就是特指“紧急集合”。
“打背包”对穿衣也有要求,从里至外依次是内衬衣、绒衣(裤)、棉袄(裤)、冬季作训服,一件不能少,一件不能乱,都是部队配发的制式服装,每人都一样。
因为与体能训练连在了一起,每次紧急集合都要长途行军,不能走必须跑,背包打的好坏非常关键,有些人过于讲求速度或者出现慌乱,跑到半路常散掉,散掉之后,是不允许别人帮忙的,也不准许停下来整理,只能自己抱着被子和东西跟着跑,是又累又难受,还被其他新兵取笑,无比羞涩,作为了一种教训。
新兵连搞过多少次紧急集合,打过多少次背包已经记不得了,印象最深的是西湖夜景,因为紧急集合晚上安排的比较多,不管是班排组织还是连队组织,都喜欢绕着西湖跑。
月色下的西湖真的是“三坛映月”“断桥残雪”,令人流连陶醉,不过这样的陶醉往往是稍纵即逝,因为跑得太累,也不能停下来观赏,只有班里组织时,班长一时心血来潮,或者一时心情高兴,才会特别准许停下休息,这时才能欣赏欣赏。
江南和冬天,真的是寒风刺骨,晚上气温更低,跑着跑着脸上、身上全是汗,解下挎包上的毛巾擦拭,毛巾浸透汗水,不一会儿就被凛冽的寒风吹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