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骆遇川江淼乔锐格吴瑕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4章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走廊一侧是满幅的玻璃墙,方行远就站在玻璃墙前,手扶着及腰高的铁艺栏杆望着楼下,不知道在想什么。

初秋淡金的阳光照在他身上,还是赶不走他身上莫名萧索疏冷的感觉。

“凯斯”公司已经退出,今天这场竞标会已经和他们毫无关系,酒店整层都被评委会包了下来,身为“凯斯”的职员出现在这里,多少显得有些突兀。

不过骆遇川很快意识到方行远出现在这里大概不是意外,因为方行远扭头看到他,就转过身来站定,明显是在等他。

走廊很长,会议室在远远另一端的转角,参会的人都忙着在会议室中为稍后的图纸说明作准备,此刻这一段狭长的空间里,就只有他们。

大约是预料到了骆遇川的沉默,方行远主动打破了僵局,他说:“能说几句吗?”

不知是不是怕骆遇川拒绝,不等他反应,方行远又说:“就几句话,耽误不了你多久。”

骆遇川点了点头。

离他上台进行图纸说明还两个多小时,几句话的时间,他还不至于吝啬。

见他点了头,方行远似乎松了口气,掏出烟盒,递给骆遇川。

骆遇川淡然地摇摇头。

方行远愣了愣,收回烟盒来抽出一根叼在嘴里,又摸出打火机,不知怎么的,按下打火机的手指有些发颤,“啪啪”打了两下没打着,他烦躁地把打火机使劲甩了几下,再打,终于打出一团火。

方行远点着烟,狠狠抽了一口,白色的烟雾从他口鼻溢出,将他半张脸罩得模模糊糊糊,看不真切。

他说:“不是我做的。”

他声音不大,语气显得有些压抑,又带着些不太明显的委屈。

骆遇川没有任何表示,既不表示自己听到了,也不表示疑问,他只是平静地看着方行远。

方行远抬眼觑了觑他,似乎被那平静刺痛了眼睛,他猛地转身看向玻璃墙外,郁郁地朝那不怎么明净的玻璃上吐出一口烟。

方行远的内心充满了懊悔,如果早知道事情会发展成这样,那天在商场遇见江淼,他无论如何都会管住自己的嘴。

那天他并非是一个人,他是陪同事去取东西,等同事的时候,意外地看到落单的江淼。

后来他回想起来,还是无法分清,自己是因江淼拎着购物袋表现出的和骆遇川的熟稔而嫉妒,还是被江淼那句“你不了解他的地方多了”刺中了软肋。

他冲口而出的那句话,江淼听到了,骆遇川听到了,取完东西回来的同事,也听到了。

那位张姓同事恰好在他们公司这次的图书馆项目组里,当天就拉着方行远去喝酒,旁敲侧击地打听了不少八卦。

可惜当时方行远并不知道对方心里打的什么主意,他心里憋着闷气,虽然没有透露出自己和骆遇川的关系,但借着酒,说了不少骆遇川的坏话。

举报的事情一出,他才懵了。

直觉地,他就意识到是被那个姓张的给坑了,找到人质问,姓张的也毫不隐瞒,当时就认了,还反过来向他倒了一肚子苦水。

“凯斯”负责图书馆项目的是公司最近空降来的一位副总监,年纪轻,资历浅,空降全靠着家里有后台,急于在公司建业立威站稳脚跟。姓张的自认拿到了竞争对手的把柄,想出个匿名举报的馊主意,正为设计案排名落后发愁的副总监居然脑子一热答应了不说,还自掏腰包请了水军,刷票造舆论。

说起来,这位脑子进水的副总监和那姓张的并非特意针对骆遇川,也不是针对设计院,而只是单纯想将竞争对手“拉下一个是一个”。

方行远自认不是一个善良正直的人,但也被这又坏又蠢的卑劣手段给恶心了。

他去找副总监,想劝他赶紧收手,不要把事情往更糟的方向推,没想到不等他开口,副总监倒夸他“为公司大局提供了重要的情报”。

他才知道自己被那姓张的卖了,被人当了枪使。

可是知道了内幕,方行远却陷入了比当年更令他纠结挣扎的困局中。

大学时那次举报,他仅仅是担心揭开真相会让自己惹上麻烦,维持不了他高傲的形象,而这次,除了那依然害怕揭开真相的恐惧,身上还压了“公司利益”这巨大的压力。

副总监找个由头给他发了笔奖金,明面上是奖励他在工作中的表现,可他自己清楚,这是给他的“封口费”,他已经被绑上了船,除了跳船自溺,他想不到别的选择。

他每天关注着网上对这件事的言论,情绪始终处在极不稳定的状态,一时义愤填膺想挥舞键盘为骆遇川说公道话反驳那些恶意中伤,一时意志消沉觉得自己只是一个小人物身不由己,对抗不了公司,更对抗不了汹涌的网络舆论。

甚至他更加怨怪骆遇川,要不是当初骆遇川的冷漠,就不会发生那样的事,也不会为今天这样的局面埋下祸根。

他无心工作,请了假在家里装驼鸟。

直到看到老所长的那段采访视频,他才醍醐灌顶般地醒了。

视频中老所长最后说的那段话,每一句,都像一记记响亮的耳光直接打在他的脸上。

火辣辣地痛。

他深觉羞耻,又陡然有了勇气,但都已经太晚了。

举报事件的形势被彻底扭转,他这位当年的“当事人”是否还要出来发声证明骆遇川的清白已经不那么重要。

怎么说呢,如果在事件之初,他就当机立断站出来声援骆遇川,那是雪中送炭,而现在真相已明,他再站出来,无非是锦上添花。

雪中送炭难,锦上添花易,而经历过这件事的围观群众,恐怕只会将这“锦上添花”解读为“蹭热度”。

方行远最终还是沉默了。

他隐隐意识到,说出这段过往,对他自己也许是一次救赎,让他可以摆脱他始终不愿意承认的深埋心底的负疚感,也可以摆脱这些年对秘密揭穿的恐惧。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