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大夏宝藏之魂断九龙顾耽余潇潇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5章 西夏古诗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的洞壁上发现了一些线条雕刻,上面还有一行西夏文。

“关关,你来看看是什么意思?”顾耽示意了一下。

关慕白越看越觉得不可思议,说道:“不可能啊,这里不可能有西夏诗歌。”

“关关才女,你给我们念一念吧。”余浩说道,他对关慕白已经佩服的五体投地。

“十三层垒木神工,势耸巍巍壮梵宫。这个是非常少见的,好像是西夏诗歌里面的句子,在银川贺兰山拜寺沟出土的诗歌。”关慕白说完,还惊叹在她看到不可思议的文字里。

乔宇听到这里,想起了在警局听说过的25年前拜寺沟悬案。

1990年11月,留给每一个西夏学研究者和爱好者都是一生的伤痛,就是那个月的某一天,继额济纳黑城之后西夏历史最丰厚的遗存拜寺沟方塔被一伙不法分子给炸毁了。25年来,案件悬而未破,罕世西夏文物下落不明。

2005年7月5日,国内西夏学者顶级人物聚会银川,就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历时10年,对拜寺沟西夏方塔的考古最终形成《西夏拜寺沟方塔》一书的首发仪式上,众多西夏学者在感觉到欣慰的同时,又对流失民间至今下落不明的部分拜寺沟方塔的文物表示忧虑。他们清楚的意识到,就是这些西夏文物证实了中国四大发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的绝对地位;也就是这些西夏文物见证了我国古代各族人民互相学习、影响,共同进步的;也就是这些文物即将走进联合国“世界记忆工程。”李范文、陈丙应、罗矛昆等十多位西夏学专家认为并倡议,当年炸毁的位于贺兰县境内的贺兰山深处拜寺沟西夏方塔的犯罪分子手中一定还有一定量的罕世西夏文物,他们希望通过新闻媒体能够找到关于15年前被盗文物的线索。

宁夏贺兰县公安局,一位当年受理此案的民警告诉记者,拜寺沟方塔被炸毁之后,他们摸底排查,抓捕了几名嫌疑人,最后,因为证据不足,也只好把人给放了。

25年过去了,拜寺沟方塔中遗失的文物依旧揪动着每一位西夏学专家的心,因为在常人看来的一片残砖碎瓦中,或许他们就会发现一个新的世界,也许正是因为没有这么一片残砖碎瓦,就会终止他们的某项研究。时过25年后的今天,还有谁知道这其中的隐情和真相呢?

拜寺沟方塔,位于贺兰山腹地拜寺沟内,是一座平面呈方形的十三层密檐式砖塔。这座建于辽惠宗大安二年的西夏古塔,伴随着1990年秋贺兰山深处一声沉闷的爆破声,从此消失的无影无踪。

“关关,你能确定你说的肯定是正确的?我们真是汗颜啊,自己所在地方的文化知识,都没有你关关知道的多。”乔宇紧张地问道。

关慕白点点头:“西夏诗歌流传下来的寥若晨星,我还是有一点自信的。传世的西夏诗歌非常少,因为这首诗歌在文物上是汉字,早期还有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