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死后千年,我成了国运之神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二章:肃清朝政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侍郎李斯。
除此之外,设御史台,擢范仲淹为御史大夫。
奚家宗正,则是太上王奚仁杰。
擢岳飞为枢密使,尉缭、荀彧为枢密副使。
奚政自领全国兵马大元帅,以岳飞为柱国大将军。
薛礼、杨再兴、吕布、霍去病为四镇将军。
另擢李元芳为一品带刀侍卫,郭盛为御林将军。
从上到下,大汉军政被奚政换了个遍。
对原本的文武大臣来说,这些人都是一些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白衣。
朝野上下,尽管慑于君威,没有人敢非议,但心底总是不服气的。
很快,他们便发现,军政大事被这些来路不明之人处理得井井有条,鸡蛋里都挑不出骨头。
朝野之臣,自问无人能够做到一丝不苟。
这些人,皆是百年一难遇的治世能臣,乱世名将,岂是一丝不苟方能形容的?
张居正等人神通尽显,其手段,可惊为天人!
不过短短三日,原本朝臣心服口服,再无幽怨。
有这些人在,何愁大汉不兴?
甚至,一些人开始自愧能力不足,跟不上节奏,上书让位。
只要能让大汉兴盛,莫说是退位让贤,便是让他们躬耕田间,做一老农也值得!
汉国顿时一扫空虚,一时间政令通达、兵精将广。
这些时日,奚政每天都在御书房中,亲自批阅奏折至深夜。
实际上这些奏折,张居正和诸葛亮都已过目,并着手解决,奚政本可以做甩手掌柜。
不过,堂堂一国之主,岂能连自己的国家都不了解?
既然立志做那千古明君,就要以身作则。
否则,自己对军政不甚了解,上朝之时,大臣们上书的时候,若一问三不知,岂不尴尬?
看这些每天处理过的奏折,既能了解国家时时刻刻发生的大事,也能提高自己的政务水平。
如今汉国一片欣欣向荣,只要度过这百废待兴的时段,便是潜龙出渊之时!
奚政有信心,在不久之后,将这咸州之地,收入囊中。
至于那契丹、建奴,只需有薛礼坐镇,采取守势,暂时不足为惧。
“王上,工部尚书李冰有本急奏。”
外面,李元芳的声音传来。
“准奏!”
奚政心中一紧,预感有事发生。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