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风起于末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九章强敌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第二日,孔繁礼便着人安排,递上议和方略,双方选定于三日后在城外五里之处的长亭见面。具体事宜还是李宣盛在一手操办,孔先生给他大致梳理了要点,又详细其中流程,分析对方可能派出的代表人物,如此种种,难以详尽。

  林一亭只是初到之时已转达了胡夫人的问候,此后三日皆守卫在军帐之外。

  临行之前,孔繁礼特意将林一亭叫道一边,交代一些要事,林一亭自然奉命。安排了护卫军的人马保驾护航,又带了几百军士随行,大军更是调度在侧,以免意外。孔先生曾说过虽不知道对面是否摆了一个鸿门宴,我军的主帅却是不能犯险的,全权交由他一人前去,若是前面顺利,那么之后,再搭桥引路。

  孔繁礼坐在车驾之中,神色颇为沉着。后面护卫军气势宏大,林一亭骑在马上,芜晶晶却是安排在了李宣盛的身边,其他护卫军各有职责。

  长亭之上已经搭好了帐篷,等着他们。这几日两边在议和筹备上,多有交涉,这时候也不显得生疏。孔先生刚下马车,迎面过来一位使者,问候几句,便引着一行人到自家帐篷之中。因不知要待几日,预先就备下了。

  林一亭却突然打了个哆嗦,似乎有一道冷意直透背心,却不见周围有高手。莫非就是那人所说之事,只是夜问剑并不在此,会是何人?

  茶过三巡,使臣来请,中庭已经准备就绪。孔繁礼谢过礼,直奔中庭而去,进去一看,没有人,便问那使臣:“不知是不是我等来早了,贵方可是到了?“

  使臣道:“刚刚请先生的时候,主使官大人已经到了,只是听说刚刚端茶送水的人冲撞到了,怕是对先生不敬,就先去更衣,让下官给您赔个不是。还请稍后片刻。”

  这一等就是半个点,这韩家家奴真是没有半点规矩,还未开始议和,就想给个下马威不成?孔先生却是闭目养神,不为所动,俨然一副入定的模样。好一会儿,才听到外面熙熙攘攘的声音,进来一个身着褐色官袍的中年人,面带笑容,拱手作揖。孔繁礼起身相迎,寒暄几句,那主使官已经落座正中,林一亭这才明白,对方今天也不打算让韩金世来了。

  “今日惭愧,让孔先生久候了。只是不知先生可否看完了我方的议和文书?”

  孔繁礼微微抬眼,看向站在主使官后面的大臣,个个面带哂笑,不怀好意。

  “大人见笑了,议和书是直接送到大帅手中,我也有参详,只不过倒是有其他要事,想要问一下大人。”

  “哦,先生有困惑,可以先讲。”

  “兵者,国家之大事,生死存亡所在。实在是不得不问得清楚些。我一路过来,看见贵方兵强马壮,如铜墙铁壁,大有不可破之势。我军自然也是沉稳从容,稳若泰山。双方之势,如两虎相争,而其中遭殃的却是越阳城内外百姓。大帅仁慈,实在不忍心看到饿殍遍地,白骨累累的画面,于是才派我来商议。虽然我才疏学浅,但全权代表大帅来此,不敢丢了颜面。只是议和书上面所说的,实在有些看不懂。”

  “还请先生说出来,才有的商议。”

  林一亭瞥见他身后之人,在交头接耳,大有轻视之意,心中不快。

  “书中说要以河西的两座城换越阳。河西地处边界,若是换取越阳城自然是划算。越阳有两万居民,曾经又是西面的商都,位置又好,物产丰富,本是极好的。我河西两座城虽然人口不足一万,物质匮乏,可在我方的版图上也是军事要地,况且百姓也生活了几代,各自都有耕地,又受政策庇护,算得上捧在心尖儿上的宝贝。虽然城池交接,不过换一批人,可情谊却是难以割舍的。”

  主使臣未开口,旁边人却是抢先一步:“刚刚这位孔大人也说了,越阳城是物宝天华,自然也是难得的,怎么就比不过边塞小城?”

  “这位大人许是不知,自李家先祖分封之时,河西便一直是李氏族亲管理,自然是情深意厚,不可割舍。但是越阳城,自先朝分崩瓦解之后,终是战乱不断,以至于粮食减产,商户关门。尤记得我年少之时,曾游历过越阳城,还在登峰寺题了一首绝句,其中两句‘风光一时看不尽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