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血豹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游三丰道观揽奇观见证凤在上龙在下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两人按计划步行上北塬去游览金台观。

这是元代末年邑人杨轨山等修建的一座具有民族特色的古建道观,因元末明初著名道士(道教武当派鼻祖)张三丰在此修道传教而闻名。

道观坐北向南位于塬顶东南延伸直耸的最高处,下临渭河和金陵河交汇点,每到雨季能听到两水搏击的轰鸣。进门两侧是宝鸡书法家张国庆用唐楷写的《道德经》。

子豪给诗瑶不断讲解:“宝鸡唐楷书法家近十几年在全国都排在前列,人才辈出。”

上山一路台阶,五百多阶。半坡有一广场,北侧是大殿,殿前一高台,名月台。陡直壁立,气势雄伟,为古金台观之大门。两人站上月台,凭栏眺望,市区风光尽收眼底。

子豪不停地指着山下的建筑物给诗瑶讲解着:这是我家,那是我上学的学校,我们美术老师还画过小人书叫《一个秘密的地方》,那是纪念修宝鸡到成都铁路牺牲的战士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每个人对儿时生活过的地方都充满美好的回忆。

侧眼,诗瑶注意到月台两侧竖立一对铸铁旗斗,高约三丈,上有斗旗、风铃、游龙飞凤等复杂饰件,叮当的风铃声和着寺院内的钟声悦耳动听,不断传向远方,随着山风飘散在山间绿丛里,流水声中。

诗瑶突然惊讶地对子豪喊道:“你看,凤在上龙在下,一定是清朝时铸造的。”

子豪吸吸鼻子说:“真是,我以前都没注意到。”

诗瑶说:“都说清朝不好,慈禧太后坏。我看正是慈禧太后当皇帝给中国女人撑了腰。才有“五四”时女权运动。才有新中国女人的平等地位。”

陈子豪肯定的说:“对,我也认为慈禧太后的地位和权力推动了中国女权。每件事情的出现都有其必然性,客观性,每件具体的事情都必然有正反两面。清政府的衰败并不能怪罪于慈禧。清政府的灭亡也只是粉碎了中国的家天下,取而代之的利益集团也不能完全代表广大劳苦大众。”

(金台观风在上龙在下的铁旗杆照片)

进入观院,其以道教为特色的古建筑鳞次栉比、目不暇接。

正殿玉皇阁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后又加以重修。坐北朝南,东西长12.4米,南北宽11.57米,从外表看二层,里面实际是三层的楼阁式建筑。

玉皇阁前临河流,后突兀于平塬,三面悬空,冬天四面迎风,夏天三面阳光暴晒,才设计制造成外二内三层的精巧结构。

一、三两层皆有回廊环绕,前后有门可以穿过。结构通体全木质阁楼,红柱绿瓦,雕梁画栋,飞檐高挑,在阳光照射下,金碧辉煌,流光溢彩,被誉为“金阁流霞”。

子豪说:“我高考那年进来走了一圈,没上三楼,高考没考好,今天我们俩一块上三楼穿回廊,打破这个魔咒。”

木楼梯很窄,子豪扶着诗瑶咯吱咯吱地登上楼。楼上并不像楼下看到的那么敞亮。三层的挑檐垂下挡住远望的视线,没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木楼虽然减少了外层窗户,但他们仍能感到丝丝凉风,子豪的鼻孔有些发堵,急忙拉着吴诗瑶从后门出来。

出了玉皇阁,迎面是传说张三丰种的柏树,古木参天,郁郁葱葱。

靠崖是三丰洞,洞前矗立一碑,上书着两行看着非常流畅,似龙蛇游动,遒劲飘逸,奇异独特,却怎么也认不出的文字。

子豪说:“这是瓜皮书,龙蛇体,相传一年暑天,张三丰和观内道士在玉米田里锄草,酷热难当,汗如雨下,只见几个牵着驮骡的乡民由陵塬下来,到城里去卖西瓜,道士们口渴难耐,就挑了几个西瓜解渴。这些农夫们常来常往于此地,与观内道士很熟,故一边切西瓜,一边向道士问安。其中一位农夫,见张三丰用吃完的瓜皮在地上描划。就说:‘家父常向人讲说:道长善丹青。今我家建一居,道长能否为村夫书一中堂?’张三丰欣然答应。农夫遂将家织一匹白布从驮筐上取下说:‘没备麻纸,能否在此布上一书?’张三丰说:‘可以。’农夫把布铺好,张三丰将支在地边烧水的铁锅扣在地上,顺手拿起瓜皮,沾着锅背上的烟炱,在布上挥洒狂书。农夫和道士们一阵惊呼,一幅丈余长的草书唐诗顷刻而成。诗曰:

仙境闲寻采药翁,草堂留话此宵同;

细看山下云深处,信有人间路不通。

泉引藕花来洞口,月将松影过溪东;

求名心在闲难遣,明日马蹄尘土中。

后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