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水乡人家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8章 相遇(二合一大章求粉红订阅)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原来下月粉红票要停了,朋友们,还有粉红票的请支持《水乡人家》!!!这是要成绝版的节奏呢!拜谢!

  ******

  那大头菜没了银两,也赎不成春红了,连吃饭都难,正对着空宅子发愣呢,忽见老娘和姐姐冲进院子,吓得转身就跑。

  他才被郭大贵打了一顿,腿脚不利索,被蔡氏扑过去一把抓住,又打又骂又哭,他娘也哭,很快引来许多街坊观看。

  大头菜羞愧,瞅他姐姐不留心,爬起来就跑了。

  蔡氏追不及,气得大骂不止。

  蔡大娘坐在院中拍腿嚎丧,痛骂那勾引他的人不得好死。

  母女两个闹了一场,见人跑了,只好走了。

  第二天,蔡大娘独自又来了。

  然那大头菜因家里没吃没喝,又怕娘和姐姐会来,索性没回家。

  蔡大娘等了他一天,也没等到他。

  大头菜隔壁住着个寡母带个秀才儿子。那寡妇识文断字,不同一般妇人。昨天她见蔡大娘母女骂得粗俗,很不喜欢,暗想真晦气,怎么摊上这样的邻居。今日隔着矮墙见蔡大娘哭得伤心,触动慈母心肠,把那厌恶的心去了些,叹“可怜天下父母心!”摇着头从墙边走开。

  秀才姓贾,其母人称贾大娘。

  贾秀才在学馆教童生挣束脩,贾大娘刺绣织布为业。

  母子两个勤勤恳恳,倒也能过。

  三日后大头菜回来,在门口探头探脑向自己院内张望。

  听见没声音,才敢进去。

  自此,他便独自在外讨生活,每日去码头给人搬运货物,勉强糊住一张嘴。除了艰苦些、手紧些,日子倒也安稳,又没人管他,比先前自由多了。

  这日他刚回来,听见隔壁“哎哟”声,过去一看,却是贾大娘摔倒了。他急忙上前搀扶起来,“大娘,怎么了?”

  贾大娘疼得面色发白,道:“扭了腰了。”

  大头菜见她站也站不稳,便要背她进屋。

  贾大娘一个寡妇,最重名节的,不肯让他背,请他帮忙去隔壁叫一个女人来,大头菜便急忙去了。

  一时叫了个妇人来,将贾大娘扶进屋。

  问起贾秀才,这两日却出门访友去了,不在家。

  这可怎么好?

  大头菜听了忙去医馆请了大夫来。

  诊脉抓药,忙了半天,才算安稳下来。

  贾大娘和那妇人瞧着他忙前忙后都觉得稀奇。

  贾大娘因道:“我瞧你这孩子心肠还好,怎么做下那样不知好歹的事来?气得你娘在那屋里哭了一天。你肯定是受了人哄骗了。你这么大人了,也该多个心眼,怎么能听信外面人的话,害自己家里人呢?”

  那妇人也在一旁帮着说他。

  大头菜憨笑着,不住点头,并不推脱狡辩。

  两人更觉得他是个好孩子,很是规劝了他一番良言。

  大头菜都认真听了,也点头应了。

  过后,他又帮贾大娘找回了贾秀才。

  经此一事后,贾大娘也没那么讨厌他了,有时见他日子难过,还送几个馍给他吃;他也常帮邻居们做些担水劈柴的活计,混了个邻里和睦。

  谁知过些日子,大头菜攒了点银子又去春香楼胡混。

  贾大娘这才体会到蔡大娘嚎哭的心情:原来大头菜没大坏,却也是扶不起来的阿斗,没一点刚性,劝他的话左耳进右耳出,任凭当时答应得响脆,过后还是照样。

  这烂泥扶不上墙的性子可真是活活气死人了!

  贾大娘不禁替蔡大娘感到悲哀。

  眼下且不说这个,且说谢吟月,得了郭家的搅机和纺车后,果然经营省力快捷许多。

  虽然没有弄到织布机,却也难不倒她。

  谢家家大业大,她和郭家拼产量,拼得起!

  她设计了许多花布样式,十分美观大方,比郭家不遑多让,令景泰府谢家工坊全力开工织布。一批一批,这些花棉布投入江南市场,以霞照为中心,逐次向周边扩展。

  至次年一月,市场上棉布销售价格就下跌了一成,棉花价格却上涨一成。

  郭家利润便减少两成。

  谢家成本高,亏损更是惊人。

  因为这亏损不仅是棉布亏损,另外还有集中人力物力在棉布生产上,导致织锦那边减少的利润,一反一正,损失翻倍。

  但这对于谢家来说,仍是九牛一毛。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