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我在古代建工业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零二章 工业小学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王来聘离开盐丁村子,前往辽东去参军。

  没有走陆路,走陆路的话耗费的时间太长。

  走的是水路,刚好坐上小型福船前往山海关。

  如果走陆路的话,需要穿过山东巡抚司和北直隶,少说也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走水路就快得多了,按照那些船工的说法,只需要四天的时间就能抵达山海关。

  盐丁村子的宗祠族长听到这件事以后,全都是满脸不信任的质疑,怀疑这些船工不老实。

  为了邀功请赏,说谎话欺骗小先生。

  只有两个人认为船工们说的是对的,一个是曾经有过出海经历的王伢人。

  另一个就是王由桢了,因为他知道更为准确的数据。

  从昌邑县到山海关横跨两个大省,相隔一千多里的路。

  胶水入海口距离山海关不过一百多海里,虽然也很远,但相比较一千多里已经近上很多了。

  另外,走水路每天前进的路程远远比走路要少的多,大概也就需要三四天的功夫就能从胶水入海口抵达山海关了。

  这还是因为船工们使用的是风力浮船,要是换成蒸汽机船,估摸着一天的时间就能抵达山海关。

  王由桢现在连蒸汽机还没有发明出来,至于蒸汽机船只能暂时的想想。

  王伢人安排小型福船去一趟山海关后方的永平府,不只是为了送王来聘去山海关参军。

  另外还有开辟航路的意思,去永平府买大宗的棉花。

  王老爷子从王伢人和王由桢那里得到确认,胶水入海口到山海关确实只要四天的时间。

  心里对于让老三去辽东参军,减少了一些愧疚。

  这样一来,他们父子二人就不是天各一方,直到老死都不能相见了。

  在老百姓的眼里,女儿嫁出了鱼儿镇都是天各一方了。

  更不要说超过了昌邑县,超过了青州府,甚至是离开了山东巡抚司的地方了。

  三叔王来聘离开以后,王由桢变得更加的繁忙了。

  不仅要忙着工业学堂的教育事业,更要赶紧把讲武堂的框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