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东厂第一姑奶奶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四章 孟家小女(上)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奴婢也不知从何查起,一时半会儿可能没有结果。”

  说到这,她亦不禁有些惋惜:“那孟三曾经也是京城里排的上号的才女,小小年纪却出了此等丑闻。只怕孟时渝心中也不无猜疑,这么多年在孟大老爷手底下压着,他也实在受够了这口气。”

  要说这京城孟家也算是走了霉运了,昔年孟老爷子好不容易靠着祖上积德捐了个五品官身,结果白家小庶女不声不响地嫁给了山东孟家家主。与皇室沾亲带故本该是件好事,可从此之后这孟家在官场上就处处碰壁。可叹这孟老爷子大智慧没有小聪明不断,倒是颇识时务地急流勇退,保了三个儿子平安富贵。

  但他的儿子们可没有他这般的觉悟,一个个不听劝告均是削尖了脑袋想往上爬,这其中二老爷孟时渝的姑娘孟媛辛也日渐出落得似芙蓉一般可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为人性子更是娴雅可亲,深得众人喜爱,小小年纪上门求亲的人是络绎不绝。

  就在孟时渝几乎有些飘飘然的时候,这孟媛辛竟然在一场诗会上被和一个小婢女“捉奸在床”,偏偏彼时在场各府官员家眷无数,众目睽睽之下孟媛辛面色醉人地窝在床上,衣衫半开,竟是一点抵赖的余地都没有。据说那日人都是被迷迷糊糊地抬出去,塞在小轿子里直接送回家的。

  可是自此,孟三有磨镜之好的消息就跟长了翅膀一样在各家府邸之间流动,那精致漂亮的小姑娘也再没卖出过家门半步。孟时渝用她跨越阶层与豪门攀亲的心思,一时也不得不歇下了。

  据说彼时东厂也曾插手查过,可毕竟只是小女儿家的私事,所牵扯的官员也只是七品小官,于是结果还是不了了之。

  那年沈蔷薇还在院里打杂,扶麓还咬着牙在查成未名通敌叛国的证据,魏莱更是两耳不闻窗外事,最大的烦恼不过是北镇抚司不肯让他吃住都在牢里,为此差点用一根麻绳把犯人抢走。现如今要重新查这数年前的一桩小案,谈何容易。

  扶麓的眼眸沉了沉。孟元谌与她结盟是私下的事,不方便动用太多东厂的人,可若不尽快查出当年孟媛辛被害的证据,只怕很难提前分化而诱杀之。这一时还看不出孟时渊有什么指向明显的动作,难不成真的要等他把局做实再被动应敌?

  面前的女子沉吟着,阳光透过窗棂铺在她苍白的脸上,漆黑如墨的眼瞳里涌动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思绪,眼尾上挑,线条圆润流畅,平静清冷的面容因此卓然华彩,熠熠生辉。

  与此同时,另一间同样有些狭小,却因一扇窗而光辉明亮的卧房里,有一女子坐在书桌前奋笔疾书,手旁是厚厚的典籍,边缘却微微翘起,显示主人有多么频繁的翻看过它。

  “小姐。”门外有一小丫头轻声唤道,“老爷回来了,在前厅等小姐。”

  女子放下笔,微微伸了个懒腰,应声道:“就来。”

  说话间,莲步轻移,同时伸手拿起了一旁的面纱,轻轻挂在耳后。整理妥当,这才打开了门。“阿骊,父亲怎么回来得这么早?”

  被换作阿骊的侍女恭谨地托着她的手臂道:“奴婢不知,只是老爷看着脸色不大好的样子。”

  女子微微一笑,露在面纱外的杏仁眼弯成了一道美好的弧度:“那我这个做女儿的可得好好安慰安慰了。”

  阿骊低了低头,一时沉默了下去。

  京城孟家的宅子其实并不是个多么豪华的院落,但却因其十步一景的格局而清幽雅致。前厅轩敞开阔,分有正堂、书房、会客厅,外有耳房和门房,后院则分成了几处单独的庭院,便于各房居住,互相之间若要来往必要通过正中心的花园小径,也免了各房仆婢人员流窜的毛病。

  女子身着莲青色罗裙,上衬暗粉色夹袄,清新秀丽,乌发盘成简单的螺髻,只有一根珍珠点缀的素簪缀在发间,耳后一条雾色面纱垂坠而下,仔细地挡住了大半张脸和脖颈,倒像是得了什么怕见风的毛病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