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明末金手指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二十六章 进击的商品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徐光启不是一个傻瓜。
他知道张弘斌之所以带他来看这些东西,无非是告诉他:大明必然会完蛋,您老也快点识时务为俊杰吧。
这可不是一个统治者居高临下对一个圈禁状态下的俘虏的示威,而是孙女婿对自己亲人的劝说。到了这个地步,就算是老顽固的徐光启,也不得不妥协。
协议:不主动参与对大明的谋划,不直接参与对大明的战争。他是一名学者,最多算是一名研究者,他可以为张弘斌培养足够的人才,甚至可以为他写信去大明给自己的门生故吏,看看他们有谁想要过来的。当然他也可以找一间研究所,默默的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进行研究和发明。
张弘斌答应了他的要求,只是人才方面自己真的还不需要他帮忙。大明的那些所谓的精英,自己用不惯。
徐光启也懂事,在火器作坊里面当一个研究顾问,凭着他对火器的了解和西方科学的理解,老木头的研究水平几乎是一日千里。不少以前懵懂的,如今也是守得云开见月明。
徐光启最大的作用,还在于对年轻研究院的培养,这位对培养年轻人有一套,比起老木头这个只懂得干活研究,不懂得教书育人的不合格老师,徐光启更加的专业,也更加的适合担任老师一职。可想而知,未来核心的研究院,或许都会是他的徒子徒孙。只希望,他老人家可以多活几年。
新的产品试验非常成功,张弘斌自然是立刻投资了三家炼钢厂,两家炼焦厂,五家蒸汽机制作厂和十多家车床制作厂。有点加班加点的意思,不过这些东西还是在始皇纪元1851年的年底完成了建造,并且在始皇纪元1852年开始制造出第一批的产品,一个月后,最新的纺织机、锻压机、轧钢机等一系列机器被制造了出来。
那是春天刚刚到来的日子,第一批布料,在张弘斌等人的见证下,凭借着蒸汽机的带动纺织了出来。这样的一间工厂,原本需要三十多个女工,如今只需要十多个女工小心翼翼的工作即可。强度比以前而言,也降低了许多。
纺织出来的布匹细密滑润,比起土布不知道好了多少。第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