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锦衣之下实体书喜脉今夏陆绎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二十九章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杨程万的腿伤还未痊愈,按理说是不该行走,更不应长途跋涉,但他一接到杨岳的信,就不顾谢百里的劝说,径直赶往新河城。而在别院内,见到今夏与陆绎相拥的一幕,对他而言,更是雪上加霜。事态比他所能想到的,似还要严重得多。

“头儿,您怎得来了?”今夏惊讶道,“您的腿好了?”

杨岳在杨程万身后朝她紧打手势,示意她别乱说话。

杨程万压根就不搭理她,按规矩朝陆绎拱手施礼,语气却甚是生硬:“陆大人,劣徒不知分寸,越逾之处,还请见谅。”

陆绎注视着杨程万,沉声问道:“杨捕头,您为何会来新河城?”

“两个孩子毕竟年轻,听说倭寇闹得凶,我一把老骨头闲来无事,就过来看看。”杨程万转向今夏,“……夏儿,你随我过来。”

“哦。”

今夏不敢违背,只得跟过去,不放心地回首望了陆绎一眼,后者只是深深地望着她。她朝他笑了笑,才与杨岳扶着杨程万回到杨岳屋内。

“夏儿,你可知错?!”杨程万刚坐下便朝今夏怒道,又喝斥杨岳,“你跪下!”

杨岳扑通就跪下,今夏虽觉得自己没什么错,可若跪一跪就能让头儿消气,也划算得很,便也跟着跪下。

“临行前,我要你看好夏儿,你到底都做什么去了!”杨程万朝杨岳怒道。

今夏忍不住插嘴:“头儿,我不是好端端的么?又没不是缺胳膊少腿。大杨他把我看得挺好的。”虽说方才情景被头儿撞见,不免有些许尴尬,但她心中坦荡荡的,并不觉得自己有错。

“你还敢说,方才、方才……姑娘家要知羞耻,陆绎是何等身份,你怎得能与他搅和不清!”杨岳气得手直抖,“你这样,让我对你娘怎么交代……”

正说着,外间有人敲门,两人都跪在地上不敢动,直到杨岳看见爹爹点了点头,才忙起身去开门。

门外站着的正是沈夫人。

杨程万看见沈夫人,不由怔住,一时竟不敢相认。

两人已经多年未见,更不消说各自经历变故,两鬓悄染淡淡风霜,早已不是当年模样。尤其以杨程万为甚,他入过诏狱,断了腿,在六扇门虽算不上委曲求全,但也是不受重用,与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杨立犹如天壤之别。

“姨!”没有头儿的吩咐,今夏不敢起来,跪着唤了声,“这是我家头儿,我常跟您说的。”

听见今夏如此清脆的唤了一声“姨”,杨程万身子微震,双唇颤抖了几下,才说出话来:“她……她唤你姨?!”

沈夫人迈进屋来,抖声道:“是!她唤我姨。”

“你当真还活着?!”杨程万道,“当年,我听说你竟然冒险行刺严世蕃,他们都说你已经死了。”

沈夫人含泪摇头:“没有,有人把我救了。当年我到京城寻你,可听说你被关进了诏狱,已无活路,后来你是怎么出来的?”

两人这一问一答,把今夏和杨岳都给听呆了。

“姨,您认得头儿?你们俩是旧识?”今夏好奇问道。

沈夫人转头看向今夏,忍不住伸手摸摸她的脸,朝杨程万道:“我得替姐姐谢谢你,这些年把这孩子照顾得很好,还教了她功夫。”

今夏愈发听得一头雾水:“啊?”

杨程万连连摇头:“不,她原该更好才对,是我没本事。”

“头儿、姨,你们到底在说什么?”

见杨程万没有否认,沈夫人便已经可以完全确认这件事,转向今夏,泪水禁不住滑落:“孩子,我是你的亲姨!你唤我一声姨,还真的唤对了。”

今夏楞了楞,奇道:“我娘家里倒是有两个姐妹,可我都见过,莫非您是打小就被送走的?”

“傻孩子,我说的不是你的养父母,而是你的生身父母。你的亲娘是我的亲姐姐,打小被送走的人是你。”沈夫人朝她道。

“……”今夏花了一会儿功夫才把这句话听进去,“头儿,这是真的?您也知晓这事?”

这件事情深藏在杨程万心中多年,时至今日,今夏竟能在茫茫人海中遇见沈夫人,他才点了点头,承认道:“当年,你娘把你托付给了我。”

今夏还是不甚相信:“可收养我的不是您呀?”

“杨大哥,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为何你会被关进诏狱?”沈夫人问道。

杨程万长叹口气,这才将当年事情一一道来。

十年前,杨程万身为锦衣卫,和锦衣卫经历沈炼,两人都颇受陆炳重用。那时节,杨程万也曾意气风发、也曾雄心壮志、也曾野心勃勃,想要在发奋进取,虽及不上陆炳,但也想要在朝中占一席之地。

杨程万与沈鍊并不相同。沈鍊原本是县令,为官清廉,颇著政绩,但从不阿谀逢迎,加上秉性耿直,每每酒后龇龉权贵,而后被贬为锦衣卫。陆炳欣赏沈鍊傲骨铮铮,对他颇为青睐。虽被贬官,但沈鍊不改其为人,每每伤怀国事。杨程万只觉得他过于迂腐,两人完全谈不来。

直到后来发生了一件事情。

杨程万不喜夏言、不喜夏长青,但他绝不希望夏家出事,因为她现下是夏夫人。重重迹象表明,在严嵩操作下,倒夏言势头颇为凶猛,他寻了由头往南京办差,悄悄去见了夏长青夫妇,请他们千万小心,那也是杨程万第一次见到今夏。夏长青却知覆巢之下无完卵,唯一舍不得是自己年仅五岁的女儿,遂与杨程万定下一计。

上元灯节,他们会带孩子上街观灯,然后派人抱走孩子,暂时安置下来,谎称孩子走丢。若来日出了事,就请杨程万将孩子偷偷送去给夏夫人的妹妹,托付于她。若无事,便可称孩子寻回。

此计原本设定得甚是妥当,但没想到,京中却出了事情,严嵩收到风声,有人在暗地里给夏言通风报信,且又有人说杨程万见过夏长青。严嵩疑心通风报信者是杨程万,遂将他关入诏狱,严刑拷问,杨程万知晓严嵩没有证据,只咬紧牙关,否认到底。

就在这时,沈鍊站了出来,向陆炳坦诚是他在向夏言报信,并且拿出弹劾严嵩的十罪疏,不听陆炳劝阻,毅然上疏历数严党专擅国事,排斥异己,遍引私人居要地,吞没军饷,战备废弛,致东南倭患猖獗,北方俺答寇掠京畿。要求严正典刑,借以纠正“人心纪纲,败坏难言”。

沈鍊此举,换来的是廷杖数十,贬至保安州为民。而杨程万则拖着断腿,放出诏狱,陆炳对他心怀愧疚,想让他官复原职,却被他婉言谢绝。此时夏言已因仇鸾弹劾而被斩,夏家被抄家,沈家也被抄了家。此前抱走孩子的人因担心受牵连,将孩子卖给了人牙子,杨程万只得暗暗探访,最后才查到这孩子被袁氏夫妇领养。

那日,在大街上见到小小的今夏时,杨程万心头大石终于放下,眼中一片湿润。此后数年,他搬到袁家所住的街上,一直照顾着她,教授武功,直至现下。

听罢一段长长的、曲折的、就像是发生在别人家的故事,今夏很久都没有回过神来,楞了好半日,才迟疑问道:“头儿,您是说那个、那个夏家的孩子,是我?!”

杨程万看着她,点了点头。

“……会不会您认错了?”今夏还是觉得不太可能,“前首辅是我祖父?您看我哪里像首辅家出来的人?”

“你这孩子!”沈夫人拉她的手去摸下巴处的小疤,问道,“还记得这个伤疤怎么来得么?”

今夏摸了摸,摇摇头:“不记得了,我常与人打架,从小打到大,有伤疤不稀奇。”

“姐姐说你打小就顽皮,这是磕在花盆边上伤着的。”沈夫人对她道,“再说,你这眉眼,笑起来的模样,与姐姐都神似得很。”

杨程万朝今夏道:“你不必怀疑,那年我在夏家见过你,自然认得出你。”

“……真是我。”

这个事情对于今夏来说着实有点惊吓,她深吸口气,再长长吐了一口气,反复数次,转头看向杨岳:“大杨,你也知晓?”

杨岳头摇得像拨浪鼓:“我也是刚刚才知晓。”

“哦。”

突然之间多出一个夏言孙女的身份,让她有点无所适从,一时间也不知自己该如何自处,颦眉思量半晌,问杨程万道:“是严嵩害了夏言,也就是我祖父,所以他算是我仇家吧?”

杨程万点点头。

“原来我还有仇家。”今夏喃喃自语着,五、六岁之前的事情她已然忘得差不多,对生身父母也无记忆,所以这血海深仇对她而言,就像是别人家的事情,她着实很难感同身受。

“夏言一案,不管是夏言一家,你的外祖父一家也受到牵连。”沈夫人对她道,“当年,咱们林家在泉州府世代行医,颇有名气,可惜一夜之间被抄检,死的死,散的散,唉……你外祖父若在,一定喜欢你得紧。”

“是么?”今夏眼睛发亮,问道,“外祖父是个什么样的人?还有,我娘呢?她什么模样?长得俊不俊?……”对于这些未见过面的亲人,她着实好奇得很,忍不住追问沈夫人。

从母亲、外祖父、外祖母,再到家中的屋内布局,闲时读的书、玩的游戏,沈夫人事无巨细、一样一样地耐心给她讲述。杨程万在旁听着,想起从前种种,不由无限唏嘘。

今夏听着,脑中慢慢建构出亲人们的模样,他们的言谈举止一颦一笑,都在脑中渐渐鲜活起来……

“……每月的初一十五,你外祖父都让医馆义诊施药,若是遇上厉害的飓风,附近村子有人受伤,他便带人带药赶过去……”沈夫人继续讲述道。

今夏听得悠然神往,赞道:“没想到外祖父这般仗义疏财,真是条好汉!”

这夜,今夏与沈夫人同寝而眠,听她说从前家中的种种,直至夜半才困顿睡去。

第一百三十章

次日早起之后,今夏忽得想到一事,原本定下他们明日就随白鹿回京,可现下头儿来了,是不是可以暂缓回京呢?

想着,她急忙去寻陆绎,叩了半晌房门,屋内一点动静也没有,更无人来开门。她试着推了推,才发现房门并未栓着,进门一看,陆绎压根不在屋内。被衾叠得整整齐齐,她把手放上去试了试,床铺冰冷,显然陆绎并非早起出门,而是一夜未回。

他去何处了?

今夏心中正自诧异,听见身后有轻微声响,转头望去,正是陆绎站在门口,神情间难掩疲惫,静静地望着她。

“陆大人,你……”今夏上前细察他神情,“你怎么了?昨夜去哪儿了?”

陆绎原以为她已经知晓所有真相,眼下看见她神色如常,还这般关心自己,显是还不知情,看着她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你到底怎么了?”见他也不说话,今夏心底有点发慌,问道,“你是不是又不想理我了?”

陆绎摇摇头,涩然开口问道:“昨夜,你和沈夫人一直在聊什么?”

提起这事,今夏心中欢喜,上前拉了他坐下,笑问道:“我有个天大的秘密,你想不想听?”

早就知晓她的秘密,陆绎心中痛楚,说不出话来,只是看着她。

“我一直都想找生身父母,你是知晓的,现下我终于知晓生身父母是谁了!”今夏朝他道,“而且我还知晓我有好多好多亲人……只是可惜,他们好多人都已经死了,我见不着他们。”

说到此间,她眼圈微微泛红,但很快复打起精神来,笑道:“你怎么想都想不到,我一直管沈夫人叫‘姨’,可她竟然是我亲姨!她的姐姐就是我的娘。”

她果然还是知晓了,陆绎艰涩地吸了口气,勉强自己笑道:“是么,这么巧。”

“还有更让人想不到的,我爹是夏长青,我的祖父就是夏言。”今夏自己都直摇头,“我怎么也想不到,我竟然和前首辅有这层关系。还有我外祖父家,是泉州府有名的医家,常常义诊舍药,难怪沈夫人医术那么好。”

“嗯……”

“对了,严嵩居然是我仇家,当年沈夫人还曾经试过刺杀严世蕃,可惜功败垂成,险些丧命,幸而丐叔及时搭救……”

陆绎突然抓住今夏的手:“你答应我,不管多大的仇,不管仇家是谁,你都不要轻举妄动。所有的事情,我来替你办!”

“啊?!”今夏被他一抓,才发觉他的手冰冷之极,微微吃了一惊,“你要替我办什么事情?”

“你绝对不要学沈夫人那样!”陆绎深吸口气,问道,“她有没有叫你一定要报仇?”

“没有。”

“那就好,严家的势力不是你所能想象的,你的身份也一定要绝对保密,绝不能再像这样随随便便讲给旁人听。”

“你又不是旁人。”今夏看着他,理所当然道。

陆绎怔了怔,然后道:“对,但这事连你爹娘都不能说,知晓么?”

爹娘毕竟都是市井中人,说出此事,恐怕给他们平添烦恼,今夏想了想,点点头。

把她的手牢牢合在掌中,陆绎再次郑重其事地叮嘱她:“你记着,不管仇家是谁,你都把这件事情交给我,我一定会给你一个交代。”

总觉得他的话有点怪怪的,今夏估摸着他是担心自己鲁莽行事,遂懵懵懂懂地点了点头:“放心吧,严嵩身居高位,我就算把他恨得咬牙切齿,我也够不着他呀。”

陆绎这才稍稍松开他,目光却仍未有半分稍离,似心中还有无限担忧。

****************************************************************

把咸香可口的萝卜干切碎了炒肉末,虾皮上淋上些许香醋,煮好热腾腾的米粥,加上煎得焦黄喷香的香酥小鱼儿,这些都是杨程万素日在家中常吃的,杨岳仔仔细细地备好了,请爹爹来用。

认下今夏,沈夫人心中说不出的畅快,想带今夏回泉州老家去看看,丐叔自然是没意见,于是她又询问杨程万的意思。

杨程万倒是没意见,道:“我替她在六扇门告个假就行。”

“对了,”沈夫人与他商量道,“夏儿她毕竟是个姑娘家,虽然机灵些,可留在六扇门整日里打打杀杀也不是长久之计。她现下也不小了,我寻思着是不是也该考虑她的终身大事了。”

杨程万点头,波澜不惊道:“我想过了,她和岳儿从小一块长大,彼此知根知底,脾性也合得来,你若不嫌弃,择个日子就替他们把事儿办了吧。”

此言一出,不仅杨岳呆楞住,连正帮忙端碗来的淳于敏也在门口驻住脚步。

“爹,您……您什么有这个主意?怎得也不问我一句?”杨岳急道。

杨程万面沉如水:“婚姻大事,自然是听父母之命,你听我的就行。”

“爹!您明明知晓今夏与陆大人……”

“她和陆大人不成!”杨程万打断他,重重道。

“只要陆大人愿意娶她,这是好事呀,有什么不成的?”杨岳就是不明白为何爹爹非得拦着此事。

沈夫人此时也开了口:“杨大哥,夏儿和陆大人的事儿我也知晓。我是这么想的,陆大人毕竟是陆炳的长子,他若娶了夏儿,以他的身份,正好可以……”

“不行,绝对不行!”

杨程万仍是断然否决。

此时今夏正好挽着陆绎来到门口,听见里面的话,忍不住出言问道:“究竟为何不行?!”

闻声,杨程万转头看向今夏,又看见她的手和陆绎挽在一起,皱眉责备道:“夏儿,你过来!”

今夏摇头,往陆绎身旁挨了挨,道:“究竟为何不行?您总得让我知道个缘故吧。”

见说不动今夏,杨程万转向陆绎,沉声问道:“陆大人,夏儿是不是把她的身世都告诉你了?”

陆绎沉重地点了点头。

“那么你应该知晓,你的身份和她的身份,根本不应该在一起!”

不待陆绎回答,今夏急急替他道:“头儿,他根本不介意我的身份,他只要我好好的,也不要我去想报仇的事情,我也只想和他好好在一起。头儿,我求您了,您就答应我们吧。反正我是一定要嫁给他的,这话我虽然没对他说过,可在心里对自己说了好多次。”

握着陆绎的手微微地颤抖着,透露出她心中的不安。陆绎低头看着她,听着她的话,胸中气血一阵阵翻腾,心痛得不知究竟该怎么做才能回报她。

“头儿……”今夏哀求地望着杨程万。

“杨大哥,”沈夫人帮着今夏道,“两个孩子既然彼此有意,你成全他们便是了。当年你和姐姐也是因为我娘拦着才不得不分开,将心比心,你该多为夏儿想想才是。”

杨程万长叹口气,站起身来,对她道:“好,你随我来,我告诉你究竟为何不行。沈夫人,你也来吧。”

沈夫人不解,起身跟过去。

今夏握紧陆绎的手,朝他道:“你放心,不管头儿说什么,我都不会改主意,你等我!”

陆绎却知道她这一去,两人之间便是万丈鸿沟,心中凄凉,重重握了下她的手,轻声道:“你也记着我说的话。”

今夏点点头,松开他的手,追上杨程万。

陆绎立在原地,掌中所残留她的余温,一点一点地在消失。

********************************************************************

杨程万走进屋子,待沈夫人和今夏都进来之后,示意今夏将门关好。

“头儿,您说吧,究竟是何缘故?”今夏问道。

沈夫人也望着杨程万,等待着他说出真正缘由来。

“你知晓,真正将夏言置于死地的是仇鸾的那封折子。”杨程万望着今夏,“你有没有想过,是谁让仇鸾写的那封折子?”

今夏没多想就道:“自然是严嵩。”

杨程万点头道:“严嵩算一个,但当时他并没有出面;亲自到牢中提出仇鸾,指示他写下这份折子的人是陆炳!”

“……”

今夏完全愣住。

沈夫人也是一惊,追问道:“陆炳与夏言虽不算交好,但也算彼此敬重,他为何要害夏言?”

“因为此前夏言曾经收到一封弹劾陆炳的折子,证据确凿,他原本预备上奏圣上,严惩陆炳。但陆炳上门苦苦哀求,最终夏言还是放过了他。”

沈夫人听得愈发不解:“既然夏言放过了他,他更应该感激才对,怎得反而要加害夏言?”

“陆炳是何等样人,他心高气傲,如何受得了这般折辱。此事之后,他对夏言恨之入骨,我就在他近旁,岂能不知。”杨程万缓缓道来。

“所以、所以……陆炳也是我的仇家?!”

今夏脑中空荡荡的,似已完全不能思量。

杨程万望着她,颇心疼道:“对!正因为陆绎是陆炳之子,所以我才会阻拦你和他在一起。一则,以陆炳对夏言的恨意,一旦被他发现你是夏言的孙女,虽不至于杀你,但也绝对不会让你进门;二则,陆绎是仇人之子,夏家上百口,还有林家七十余口,都是你的亲人,你怎能恋上仇人之子,更不用说嫁给他!”

今夏原本靠着多宝阁站着,听罢他的话,只觉得身上一阵阵发寒,这寒气透骨噬心,让人站也站不住,身不由己地滑坐在地。

沈夫人静默了良久,突然盯住杨程万:“此事,你昨日为何不说?”

杨程万不作声。

“你是不是因为陆炳对你照顾有加,所以还想瞒住此事,若非这孩子执意要和陆绎在一起,你就将此事瞒过去,是不是?”沈夫人手指着杨程万,微微发抖,“你照顾让我今夏这么多年,我感激你,无法为姐姐报仇,我一点都不怪你,可你怎能瞒我!”

杨程万说不出话来。

想起自己还曾救过陆绎,沈夫人更是将自己恨得无以复加:“真没想到,我竟然还救了陆炳的儿子,这真是天大的笑话!陆炳害我家破人亡,我竟然还救了他儿子一命。”

今夏抬眼望向沈夫人,呼吸艰涩,满目痛楚。

过了片刻,沈夫人骤然站起身来,口中喃喃道:“好在还来得及,他还在这里,我配一剂药就能杀了他,就能杀了他……”说着她就朝外走。

闻言,今夏大惊,连起身来不及,从地上连爬带滚地扑过去,抱住沈夫人的腿。

“放开我!”沈夫人掰她的手。

今夏死死抱着她,埋着头,手不肯松开一丝一毫。

沈夫人怒道:“你快放开我!你知不知晓什么叫家破人亡的滋味?!那是你爹、你娘,都是原该与你最亲近的人,他们全死了!仇人之子近在眼前,连仇都不报,枉为人子!”

每一句话都重重砸在今夏心上,她何尝不知,何尝不懂,早已满面都是泪水,手却始终不松开。杨程万在旁看着,拦也不能拦,挡也不能挡,也禁不住垂下泪来。

“昨夜里白白和你说了那么多事,在你心里,爹娘、外祖父外祖母都算不得什么,是不是?你自己报不了仇,但你不能拦着我!你可以不当林家的孩子,可我是!”

沈夫人激愤之下,打了今夏好几下。

今夏无言以对,哭得哽咽难抬,也不知道该怎么样才能求得沈夫人不要去伤害陆绎。她稍稍松开沈夫人,膝行退开些许,重重地朝沈夫人磕下头去!

一下接一下,磕得又快又急,青砖被她磕得咚咚直响。

“你……”

沈夫人立在当地,又是气恼又是心疼,竟说不出话来。

丐叔原就在外头,听见里头动静不对,推开门一看,惊道:“这是怎么了?这孩子怎么把头都磕红了?”

沈夫人低头看着今夏,眼中也满是泪水。

知晓最不应该拦住沈夫人的就是自己,也最没有立场拦她,今夏没脸开口劝阻,只管咚咚咚地磕头。

“到底是怎么了?”见大的小的都在哭,丐叔急道。

“当年是陆炳指使仇鸾写的折子,害了夏家和林家。你说说,难道夏家上百口人,林家七十余口人,还抵不上她一个情郎。”沈夫人身子微微发抖,“早知晓,当初我就不该救他,也算对得起爹娘。”

“陆炳,也是你的仇家?!”

丐叔弄明白了这事,再看向拼命磕头的今夏,顿时手足无措,也不知该如何解开这个结。

“从今往后,你别再唤我姨,姐姐没你这样的孩子!”沈夫人对着今夏颤声道,“你起来,我受不得你的礼。”

今夏闻言,泪如倾,额头咚咚咚犹自不停,地砖上殷红点点,是额头磕破渗出的血。

“别这样,你让她怎么办?别把孩子往死里逼啊。”丐叔着实看不下去,劝道。

原本在内堂,隐隐听见动静过来的陆绎一眼看见今夏跪在地上,心中大痛,箭步上前就要扶她:“今夏,快起来!”

看见他,今夏急着推他走:“你走!你快走!……”

沈夫人看见陆绎,目中怒火更甚:“陆绎,你我就算不论前仇,我是不是救过你一命?”

陆绎扶着今夏,手捂着她渗血的额头,点头道:“是!我这条命是前辈所救,前辈想拿回,我绝无二话。”

“不行不行……不行……”今夏急道,泪水纷纷而落,哀求地看向沈夫人,“不要……不要……”

陆绎温言安慰今夏:“记不记得我说过,不管多大的仇,不管仇家是谁,我都会替你办妥。爹爹做的事情,我来替他扛,父债子偿,原就天经地义。你容我一些时日,我终会给你一个妥当的交代。”

“交代?什么交代能抵得上夏家和林家的上百口人。”沈夫人质问他。

陆绎深吸口气:“在下必将尽力而为,便是以命相抵,也绝无二话。”

沈夫人盯着他和今夏,目光痛楚,片刻后道:“我今日不要你偿命,不是因为我信你的话,而是这孩子。但她今日替你求情,不忠不孝,已不配当我林家的孩子。今夏,我原还想带你回泉州老家,现下看来,也没必要了。”

自觉对不起家门,今夏头都抬不起来,泪止不住地往下淌。

沈夫人转身走了,丐叔也跟着出去。

陆绎扶起今夏,今夏泪眼婆娑地望了他一眼,然后轻轻推开他的手,自己慢慢地朝外行去。

外头日头正好。

今夏脑中空荡荡的,茫茫然仰头去看,阳光明晃晃地照下来,亮得刺眼。

下一刻,她身子晃了晃,从石阶上栽倒下去。

第一百三十一章

“唉,我早就说过,你这样是把她往死里头逼。”丐叔看着床上的今夏,唉声叹气,“这孩子招谁惹谁了,也不知晓脑子有没有摔坏?”

沈夫人一言不发,已经将今夏额头上的伤包扎妥当。

“昨日她才认了你这个姨,欢喜得什么似的,你们俩亲亲热热谈了一宿,今儿你就翻了脸,又是不认她,又说她不忠不孝……她就是个孩子呀,外头看着机灵,其实是个实心眼,哪里受得了这个。你跟她说家仇,说上百口人,她连自己爹娘什么模样都不记得,她怎么可能和你一样去恨。”

见沈夫人始终不吭声,丐叔又接着道:“认真算起来,我也算和陆家沾着亲,要不,你先拿我消消恨,要杀要剐,我都随着你。”

沈夫人终于瞥了他一样,目中有泪,恼道:“你存心的,是吧?”

丐叔手边也没帕子,便拿自己衣袖替沈夫人抹了抹泪,“我今儿才换的衣衫,干净着呢……我知晓你对我肯定下不了手,别说我是陆家出八服的亲戚,就算是五服以内,你肯定也舍不得下手。你再想想今夏,这孩子毕竟还小,认准了人就死心塌地的,陆绎若有什么事,估摸她也得去半条命,你就舍得看孩子这样。”

看着床上一动不动的今夏,沈夫人已经心疼非常。

“其实我知晓,这个理儿,你也懂,可是你就是一下子过不了这个坎,是不是?”丐叔柔声道。

再也忍不住泪水,沈夫人伏到他肩上,身子由于抽泣而颤抖着。

丐叔一下一下轻轻拍着她的背,轻轻道:“你知晓么,十年前你去刺杀严世蕃,差点丧命,我好不容易看着你回转过第一口气,那时候我就想,我再也不能让你这么活着,再大的仇,都比不上好好活着的人。”

“当年宫中祸乱,江山易主,我的师祖逃出宫外,一路乞讨一路寻找主公,想得也是要他好好活下来。他们谁也不愿投降,他们不再伺候任何人,不受任何人的管辖,不接受任何人的俸禄,可他们也没有去报仇,因为他们知晓只有好好活下来,找到主公才有希望。”

“今儿就算今夏不拦着你,我也不会让你做出傻事来。你想想,陆炳是什么人,麾下锦衣卫遍布整个大明朝,连高丽都有锦衣卫的暗探,你若杀了陆绎,他就算是把大明朝翻个底朝天,也会把你找出来……我想和你安安生生过下半辈子呢。”

泪水浸湿了丐叔的肩头,沈夫人抬起头来,望着他道:“……等夏儿一醒,咱们就走?”

“好。”丐叔也不问去哪里,点头道:“那你记着别再骂她,这孩子心里已经够苦的了。”

沈夫人点了点头。

丐叔起身,打开房门出去,看见陆绎仍等在外头,拍拍他肩膀,也不知该说什么。

今夏悠悠醒来,只觉得头疼欲裂,缓缓睁开眼睛,就看见沈夫人坐在床边。

“姨……”她唤得有些迟疑。

沈夫人伸手制止住她本想摸额头的手,柔声道:“别摸了,伤不碍事,就是肿了好大的包,得过几日才能慢慢消肿。”

“姨,您不恼我了?”

今夏顺从地放下手,期盼地看着她,那眼神看了叫人愈发心疼。

沈夫人静默了片刻,才道:“我就和你叔一起走了。将来的事,你自己好好斟酌行事……”

“你们去哪里?”今夏撑起身子,忙问道。

“我也不知晓,先走着,也许走到那一处地方,觉得好,就住下来。”

今夏望着她,眼圈一下子就红了,道:“那……是不是以后我都不见着你们了?”

“等将来我和你叔安定下来,也许会写信给你,也许不会。”沈夫人别开脸,深叹口气,“其实,见不着或许更好。”

“不要……”今夏恳求地望着她。

论起来,沈夫人便是她在这世上唯一的亲人,在今夏心中颇为重要。

沈夫人忍不住伸手,摸摸她的脸,叹了口气道:“你叔说了,好好活着,比什么都要紧。你要好好活着,姐姐和姐夫好不容易才让你逃出生天,你应该好好活着。”

今夏重重点头,牵动额头上的伤也不管不顾。

该说的都说完了,沈夫人这才起身出门去,看见外间陆绎仍一动不动地站着,漠然望了他一眼,轻声问道:“你莫不是以为你还能与她在一起?”

陆绎干涩道:“我不敢奢望。”

沈夫人盯住他,终是未再说什么,径直走了。

屋内除了今夏已再无人,陆绎轻轻推开门,斜阳将他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投在地上。

今夏望着他——夕阳在他衣袍间缀上点点淡金,不知怎么就透着满身的孤寂,叫她想起一句诗来“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屋子虽非山林,弥漫着的空寂和凄清却是同样让人感受到寒意。

陆绎缓步走过来,在床边半蹲下来,微微抬头望着她。

短短半日间,两人却似经历了沧海桑田,面容各自憔悴,瞧在眼中,彼此都是心疼。今夏红着眼圈,只是看着他,胸中千言万语,却是连一字都说不出来。

深吸口气后,陆绎率先开口道:“明日,你还是按原先定下的,随白鹿回京,好不好?”

今夏点头,随之,一滴泪水滑下脸颊。

陆绎伸手轻轻抹去她的泪,轻声道:“你这样子,一点都不像一身浩然正气的六扇门捕快……”

想起两人在扬州办案时自己说的话,今夏有点想笑,泪却落得更急。

“还信我么?“陆绎问道。

今夏仍是点头,未有迟疑。

“好!记着我说的话,别怪自己!所有的事情,我都会给你一个交代,只是我需要一点时日。你只要好好活着,不要去想也不要去做任何报仇的事情,对你而言太危险了,明白么?”他深深看着她,似要将她的模样看进心底。

今夏点头。

“答应我了?”

今夏点点头。

望着她,陆绎微微一笑,持起她的手,轻靠上去,低低道:“我的今夏,有金甲神人护佑,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

别院之中,上官曦也在收拾行装,她的腿伤已经将近痊愈,想和谢霄一起去寻南少林的师兄们。

“你们要走了?”阿锐立在门口。

上官曦听见他的声音,收拾行装的手顿了顿,从包袱中翻出一套玄色衣袍,手轻轻抚过,转身走向阿锐:“在成衣铺里头买的,不知晓你合不合身?”

阿锐一怔:“是按少帮主的身量买的?那可能……”

“不是,就是按你的身量买的。”上官曦把衣袍交到他手上,道,“我记得你在帮里常穿玄衣。”

“堂主……”

阿锐不自觉,按过去的习惯唤了她一声。

“我知晓,只要严家还在,你就无法回帮里……”上官曦顿了顿,问道,“你接下去有何打算?”

“……我打算投军。”阿锐笑了笑,“和你们一样,杀倭寇。”

上官曦望着他:“然后呢?”

“然后……”阿锐不知该如何作答。

“倭乱终会平定,严家也不会永远得势,我在帮里等你。”上官曦平静地看着他,就像是素日交代帮务一般。

有热流冲进眼眶,阿锐强忍住,点头道:“我记着了。”

次日,百名士兵护送白鹿出了新河城,一路向北。今夏、杨岳还有杨程万也随行回京。

陆绎立在城墙之上,看着队列渐行渐远,直至最后消失。

岑福、岑寿一直候在旁边。过了好半晌,见陆绎没动静,岑寿忍不住问道:“大公子,那咱们什么时候回京?”

陆绎这才回过身来,淡淡道:“你们俩先将淳于姑娘送回去,之后就先行回京吧。我还有事要办。”

“大公子既然还有事要办,不如让岑寿送淳于姑娘,我留下来,有事您也方便差遣。”岑福道。

岑寿忙道:“我留下来,哥你去送淳于姑娘。”

“你们谁也不用留下来。”见岑福还欲说话,陆绎抬手制止,“不必多说,你们回去准备行装吧。”

岑福岑寿不敢再多言,领命而去。

待他二人走后,陆绎独自一人又在城墙上站了许久,目光停留在城门前的空地上——他尚记得那日相见,兵荒马乱,她从沉沉夜色中飞奔而来的模样……

一切,从今往后,都只能深埋在心中。

他深吸口气,决然转身,下了城墙,牵过马匹,往城中大牢而去。

“我要见这两个人。”他亮出制牌,拿出一张名单,将其中两个名字勾划出来。这张名单上的字是徐渭的笔迹,五日前,他请徐渭将罗文龙当卧底时接触过的倭寇名单列出来,这些倭寇倒有一大半被关在两浙各地牢中,有的已处死,有的还在。

他要拿到罗文龙通倭的证据,就要先从这些人下手。

狱卒将两名人犯押出来,两人皆是常年混迹,关入牢中时就以为必死,想不到关了许久都未处决他们,现下完全是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

“把罗文龙与你们往来的详细经过说出来。”陆绎也不与他们废话,把一沓子纸往面前一放,往砚台中滴水研磨。

“大人,一年多前的事情了,谁记得清啊。”一犯人懒洋洋地看着他,“再说了,是不是说了就能把我们放出去?”

“你想和我谈条件?”陆绎淡淡问道。

“谈条件不敢,可您想从我们嘴里套出些东西,总得给点好处是不是?”犯人眼尖得很,一看便知晓陆绎不是新河城内的官员。

陆绎微挑起眉,冷冷一笑道:“想要好处,行!”说话间,他站起身来,一手拿了一张纸,另一手端起笔洗。

“加官进爵,如何?”

说着,他将纸贴到犯人面上,随即淋上笔洗中的水,纸张受潮发软,立刻贴服到犯人脸上,使得他呼吸困难。

手指蘸了水,轻轻滴了一滴至已潮湿的纸面上。只是小小一滴水,对于那犯人而言,却如遭重创,痛苦不堪地手舞足蹬。

陆绎却不管他,挑眉看向另一位犯人:“你也试试么?”

“我说、我说、我什么都说!”那犯人连声道。

陆绎这才将轻轻一挑,将湿纸自犯人面上揭开。犯人大口大口喘着气,余惊未定地望向他,不待他开口,便忙道:“我也说,什么都说,大人想知晓什么,我就说什么。”

“我这里还有诸样好处,都是来自诏狱,你真的不想要了?”陆绎冷道。

“不要,什么不要……”犯人恳求道,“我说,我现下就说,罗文龙那小子不地道,他的事儿我都记着呢。”

短短数十日,陆绎辗转两浙十八所牢狱,一一查访,收集到许多罗文龙与倭寇之间来往的资料。

第一百三十二章

白鹿进京,龙颜大悦。

胡宗宪凭此成为圣上颇看重的人,看上去两浙总督的乌纱帽能保全很长一阵子。陆绎也不必担心被他牵连。

今夏离家两月有余,离开时还是初春,回来时已是初夏。石榴花、杜鹃花、木兰花、金银花等等从城郊一直蔓到城内,到处花团锦簇。她行走在其间,心境却是愈发萧条。

“娘,我回来了。”她推开家门,朝院中正推磨盘的袁陈氏道。

袁陈氏转头,看见她撂下磨盘就过来,拽着她胳膊先上上下下前前后后打量她一遍,问道:“受伤没有?闯祸了没有?被扣薪俸了没有?”

今夏摇头:“都没有。”

“头上怎么了?”

“不小心磕的,没事。”

袁陈氏这才放下心来,接着没好气地斥道:“你还知晓这里有个家?还知晓要回来啊!一野就是两个多月……”

“公务在身,身不由己。”

今夏掏出刚刚从六扇门领来的月俸,递到她手上,安抚她的怒气。袁陈氏接了银子,稍许平息了心境,立即想起另一事来:“对了,易家的亲事,既然你回来了就得赶紧定下来……”

“娘,易家的亲事推了吧,我想升捕头呢,这两年没心思也没空闲给人生孩子。”今夏把早就想好的说辞搬出来,“升了捕头,每个月就有四两银子了。”

“不行,不能再拖下去了。”便是看着银子的份上,袁陈氏也没松口,“能遇上易家这样的人家不容易,我都没想到易家三公子对你居然挺上心的……”

“娘!”

今夏打断她,语气有点重。

袁陈氏一怔:“怎么了?”

意识到自己的失态,今夏怔了怔,对她道:“反正……我当上捕头之前,不考虑这事儿,您就别忙活了。”说罢,她就匆匆忙忙进屋去了。

“你这孩子……婚姻大事,我还没法给你做主了是吧!”袁陈氏一肚子恼火,复回去推磨盘,磨了两下,朝屋里高声道,“灶上蒸了碗鸡蛋羹,你赶紧去吃了。”

今夏的声音从屋里传出来:“那是给弟弟的吧,我不吃。”

“叫你吃你就吃!人都瘦了一大圈了。”袁陈氏唠叨道,“还‘当捕头之前,不考虑这事儿’,现下就这么横,以后当了捕头还得了,你还嫁得出去么……换洗的衣衫你泡盆里头就行,等我把这袋豆子磨完了再给你洗……”

今夏在屋内,换下的衣衫放在一旁,掌心中是那块姻缘石,盯着看了片刻,仍重新揣入怀中。

**************************************************************

两浙事毕,陆绎终于赶回京城。

他还未到京城之时就听说了一件大事,邹应龙上折弹劾严世蕃,该奏疏杀气腾腾——“工部侍郎严世蕃凭籍父权,专利无厌。嵩以臣而窃君之权,世蕃复以子而盗父之柄,嵩父子故籍袁州,乃广置良田、美宅于南京……臣请斩世蕃首悬之于市,以为人臣凶横不忠之戒!苟臣一言失实,甘伏显戮。”

这封奏疏完全是玩命的架势,圣上震怒,下旨缉拿严世蕃,并将其逮捕入狱。

听见这件事情,陆绎心中并无丝毫欢喜,恰恰相反,反而更添担忧。邹应龙不会无缘无故突然在这时候上折弹劾严世蕃,他的身后一定有人。无论此人是谁,刀子亮出来,却无法立时置严世蕃于死地,并不是一件好事。

陆绎回到家中,从岑福口中得知爹爹正在园中,遂赶往园中拜见。远远的,于花草树木间影影绰绰地看见爹爹家常惯穿着的玄色大氅,他的心便微微一沉,现下已是五月末,爹爹尚穿着大氅,果真是身子大不好了么?

他快步上前,看见陆炳拿着剪刀正给一株茶花修剪枝叶,神态间专心致志,倒像个山野居士,哪里像让人闻风丧胆的锦衣卫指挥使。

“爹爹,我回来了。”他轻声道。

陆绎抬眼看他,接着复修剪花枝,口中问道:“怎得回来这么迟?今年这株鲤鱼珠倒是争气得很,开了十八朵花,可惜啊,你连一朵都没赶上。”

陆绎微微一愕。这株鲤鱼珠是千里迢迢从大理移植过来的,因不适应北边气候,自打移植过来后三、四年都未曾开过花,没料到今年却开了。

将最后一片残叶剪下,陆炳把剪刀递给一旁的家仆,招招手示意家仆退下。

“爹爹,是不是身上不好?有没有请大夫来瞧?”陆绎斟了杯热茶,恭敬递上,“听说,夜里头也睡得不好?”

陆炳却不愿多谈:“没什么事儿。白鹿送得不错,胡宗宪的乌纱帽算是还能带上几年,你给他出的主意吧?”

陆绎笑道:“什么都瞒不过爹爹。”

闻言,陆炳深深看了他一眼,似别有意味,然后才低目抿了口茶。

“对了,邹应龙弹劾严世蕃一事,怎得如此突然?他身后主使之人是谁?”陆绎问道。陆炳是锦衣卫头目,京城里的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的耳目,更何况是这件大事。

“你怎得就不想问上次弹劾你的给事中,他的幕后主使之人是谁?”见陆绎不答,陆炳才道,“你早就知晓是何人,对吧?他既然敢欺负到我头上,拿你下刀子,也就不能怪我动手。”

陆绎闻言一惊,他此前倒未想到指使邹应龙的人竟然是爹爹。

“爹爹……”他深皱眉头,“我担心的是,严家树大根深,一下子根本扳不倒,若让他扑腾起来,必定会反咬我们一口。”

一阵风过,陆炳禁不住咳了好几下,头一阵阵眩晕,身子也跟着晃了晃,陆绎忙上前扶住。

陆炳顺手在他手上拍了好几下。

“你放心,有我在,他们不敢轻举妄动……我想歇会儿,你先下去吧。”

见爹爹面色不好,陆绎不敢再拿朝堂之上的烦难之事打扰他,只得先行退下。

**********************************************************

京城六扇门。

“什么事儿?还非得把人都召回来?”今夏莫名其妙看着满屋子都在忙活的捕快们,“不用巡街了是吧?”

“少罗嗦,赶紧干活去!那屏风上头只怕还有灰,你赶紧去擦一擦。”一名捕快往她手里头塞了块抹布,催促道,“上头说了,在酉时之前必须全部弄干净,还有院子呢,院子还得打扫,赶紧赶紧……”

“这又不过年的,好端端地打扫什么?有这闲工夫,小爷我不如多抓几个贼。”今夏不满道。

“上头说了,待会儿严公子要过来,让咱们赶紧打扫干净。严公子特别爱干净……”

“等等!”今夏惊道,“哪个严公子?”

“还能有哪个严公子,严世蕃呀!”

“圣上不是下了旨意,要把他缉拿下狱!怎么回事?”今夏愈发莫名其妙。

“什么缉拿下狱,人倒是带回来了,那是请回来的。刑部寇尚书亲自迎接,一进京就请回府里,好酒好菜伺候着。今儿听说是严公子自己提议,说毕竟圣上有旨意,还是得呆牢里才妥当,这不,上头赶紧要咱们打扫庭院……”

“……这也叫下狱!”

今夏大怒,还欲说话,被杨岳拽到一旁。

“嘘!别乱说话!”他把今夏直拽到耳房,劝道,“我知晓你心里不舒服,你先回家去!”

“我不走!我就想看看这是什么样的朝廷钦犯!”今夏气得胸膛起伏不定,把朴刀往桌上一撂,“大理寺不管,刑部不管,都察院不管,满朝的文武百官都不管!我们还当什么捕快,抓什么贼!”

杨岳着急道:“行了,小爷,我知晓你一肚子怨气,可现下不是时候。你听我一句,回家去歇几日……”

他正说着,忽听见外间一阵响动,其中以童宇的声音最响。

“站好、站好、都站好!严公子马上到了,赶紧都站好了!”

今夏听得,心中恼怒,恨不得立时出去踹他两脚,被杨岳紧紧拽住。

“小爷,现下走是来不及了,你就呆在这里别动弹!别逼我绑着你啊!”杨岳警告她道,“现下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

今夏忿忿扯过条凳坐下,气恼归气恼,她也知晓自己人微力薄,意气用事只会坏事。

不知何时,外间陷入一片寂静之中。

这片寂静并未维持太久,很快外间传来纷沓的脚步声,紧接着就听见刑部寇尚书陪着笑的声音。

“严公子,您看看,这里也不成个体统,我看,您还是回去住吧。”

今夏起身,和杨岳扒着窗缝往外头看,严世蕃轻摇折扇,在一大堆官员的簇拥下,进了六扇门,站在前院,仰头看银杏树。

正是盛夏时分,银杏树枝繁叶茂,树下清风徐徐,间或着落下几片叶子。

一片黄叶正好落在严世蕃肩上,他取下来,端详片刻,笑道:“还未到秋日,就有黄叶落下,夏行秋令,有肃杀之气,六扇门就是六扇门,果然与别处不同。”

总捕头凑到寇尚书旁边耳语了几句。

寇尚书忙朝严世蕃陪笑道:“马上就到饭点了,旁边有一座满香楼,饭菜尚可,不如先过去用饭?”

严世蕃摆摆手,道:“我看这院子就挺好,摆上桌椅,就在这里用饭吧。”

“这里?”寇尚书面上尴尬,“这里可是六扇门的前院,这个……外头人来来往往的。”

“这有何妨,设个屏风就是。”严世蕃毫不在乎,朝整整齐齐站在一旁的六扇门捕快努努嘴,笑道,“这不就是天然的屏风么。”

用捕快来当屏风,总捕头的面色不甚好看,早前倒是听说过严世蕃用美女当肉屏风,那是他家中私事,也就罢了。六扇门捕快好歹是为朝廷维护法纪,被用来当肉屏风,实在太过分了。

寇尚书一怔之下,也不管总捕头的脸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