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锦衣之下实体书喜脉今夏陆绎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二十九章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色,陪笑道:“还是严公子想的妙,来来来,你们赶紧布置起来。严公子,咱们先到里头喝杯茶,等他们布置妥当了再用饭。”

严世蕃含笑颔首,摇着折扇,随寇尚书往里头行去。

耳房内,今夏恨得几乎咬碎了牙,杨岳也是眉头深皱。

第一百三十三章

很快桌椅摆下,锦布铺上,酒菜则从满香楼送来。

严世蕃慢吞吞地从当肉屏风的捕快前走过,忽得问道:“我记得,六扇门里头,似有位女捕快,怎么不见她在这里?”

居然还记得她!今夏恼怒地抠紧窗棂。

童宇正要开口,被总捕头以眼神制止。

“是有位女捕快,今日一早就往城郊去办案,夜里还得蹲守,所以还未回来。”总捕头素知严世蕃好色,今夏好歹是他麾下一员干将,他自然还得护着她些。

严世蕃瞥了总捕头一眼,总捕头面不改色,并不准备退让。

众官员陪着严世蕃入席。举杯之际,刑部右侍郎鄢懋卿朝严世蕃笑道:“严公子,有件事我先向您禀一声,您这起案子,圣上交由三法司会审,我们斟酌再三,审议结果是——三千两纹银,您以为如何?”

严世蕃掏了掏耳朵:“多少?”

鄢懋卿观察他神情,试探道:“要不,二千两?”

“什么?”严世蕃眯起眼睛。

“多了?那……那就一千两?您也知晓,圣上责令严查,我们也得有交代,是不是?”

严世蕃懒懒道:“我觉得上千不好,这样吧,八百两纹银。”

“八百两?”鄢懋卿为难地看向其他官员,见众人皆不吭声,只得勉强笑道,“……那就依公子所言,八百两纹银。”

耳房内,今夏听得莫名其妙,低声问杨岳:“什么八百两?”

杨岳摇摇头,示意他也没听懂。

外间继续觥筹交错,忽然听见有人通报:“陆佥事求见尚书大人。”

今夏一愣神,陆佥事?是陆绎,他回京了?!

“哪个陆佥事?”寇尚书居然一时反应不过来,立时有人附到他身边耳语了几句,“……他回京了?他怎么知晓我们在这里?这个……”堂堂刑部左侍郎,此时居然有点紧张,严世蕃怎么说也是朝廷钦犯,若让陆绎看见在六扇门内宴请他,不知会不会惹出事来?

严世蕃轻松笑道:“原来陆佥事回京了,快快有请!”

不好违严世蕃的意思,寇尚书只得让人将陆绎请进来。

又看见陆绎的身影,今夏喉咙一阵阵发紧,双目紧紧盯着他,只恨不能再将他看得清楚些……

“原来诸位大人都在,请恕言渊冒昧了。”

陆绎微笑着向在座各位官员施礼。

看见他,严世蕃似乎心情颇为欢愉,唤人给陆绎添了椅子和碗筷,与他闲聊了好一会儿些两浙的风土人情,才问道:“你今日来找寇尚书,可是要事?”

“听说严公子回京,爹爹要我来探望,没想到昨日到了刑部大牢扑了个空,才知晓您被寇大人请至家中。”陆绎风轻云淡道,“原还担心您起居不便,所以特来探望,想不到连六扇门的捕快都可以当您的肉屏风,看来我是多虑了。”

他这话,说得在座其他官员面上都不太好看。

严世蕃拍了拍他肩膀,大笑道:“多虑了、多虑了……对了,你还有所不知吧,方才他们才告诉我,三法司会审,已经给我定了罪名,贪墨八百两纹银。”

闻言,今夏这才明白之前那番讨价还价是为了什么,不由在心中冷笑,严世蕃身为工部侍郎,每年贪墨的纹银何止百万,最后居然定罪为区区八百两纹银,恐怕连街边小儿都要笑掉大牙了。

陆绎听了这话,神色间波澜不惊,目光缓缓扫过在席间的诸位三法司官员,过了片刻才淡淡一笑:“还真是我多虑了。”

此时一片银杏叶随风轻飘而下,正落在陆绎面前的席面上,他取下来,端详片刻,笑道:“还是夏日,怎得这叶子就已经黄了?未到秋日,就有枯叶落下,这可不是吉兆。听说夏行秋令,多肃杀之气,严公子多保重才是。”

他这席话,话中有话,意有所指,严世蕃何等聪明,又岂能听不出来。

“你我都在树下,既有肃杀之气,陆佥事你也该多保重才是。”他含笑道。

陆绎微笑以对,已无需再多言,起身告辞而去。

待他出了六扇门,严世蕃面上的笑渐渐变为冷笑,寒意渗人。

三日后,三法司会审定案,原工部侍郎严世蕃专权弄职,贪墨白银八百两,发配雷州。

而圣上已觉得处罚过重,下令若再有人敢上与邹应龙相同的奏折,立斩!

从表面上看,似乎严家受到重创,实则不然,圣上此举恰恰堵住扳倒严家的路,让人无力进攻,只能坐待严家的反扑。而严世蕃压根也没去雷州,而是一路游山玩水,反倒回了江西老家,盖房建楼,衣锦还乡一般。

而在京城,蓝道行除了照顾白鹿,还常被圣上召唤谈论道学,颇受赏识,进入西苑为圣上扶乩问仙,被尊为蓝神仙。

严世蕃之事他在宫中早有耳闻,这日收到陆绎传入宫中的迷信,得知严嵩今日将进宫进呈密札,遂在扶乩时,假托神仙之言,对圣上道:“今日有奸臣奏事。”

圣上对神仙之言深信不疑,等了半日,见到严嵩前来觐见,不由在心底对他存了奸臣之嫌。

陆绎深知,要扳倒严嵩,在朝中笼络再多的人也无用,只有让圣上对严嵩失去信任,才能真正将严家连根拔除。所以他此举就是利用蓝道行扶乩之便,加上圣上痴迷仙道,在圣上心中一点一点地种下对严家的怀疑。

他的用意,蓝道行很清楚,且比他更加清楚自己应该怎么做。

一日,圣上又让蓝道行扶乩,问神仙道:“今天下何以不治?(为什么天下未能大治?)”

蓝道行心知机会已到,托神仙之言答道:“贤不竟用,不肖不退耳。(贤臣不用,奸臣当道。)”

圣上又问:“谁为贤,不肖?(谁是贤臣,谁是奸臣?)”

蓝道行心下迟疑片刻,意识到自己不能做得太过明显,得把陆家撇清,遂答道:“贤者辅臣阶、尚书博;不肖者严嵩父子。(贤臣如徐阶、杨博,奸臣如严嵩父子。)”

圣上看着“神仙”的回答,眉头微皱,忽而抬头望向蓝道行,目光犀利之极。蓝道行双目澄清,平静之极,如寻常一般盘膝而坐。他知晓圣上生性多疑,且自负聪明,除了道士之外,几乎不相信任何人。

半晌之后,圣上又问道:“上帝何不震而殛之?(既然如此,上天为何不降天谴于奸臣?)”

此问话犀利之极,稍有答错,不仅无法撼动严家,且连蓝道行自己都可能有杀身之祸。

蓝道行丝毫不乱,提笔答道:“上帝殛之,则益用之者咎,故弗殛也,而以属汝。(上天处罚他,会让原本该执行的人内疚,所以不降天谴,是为了留给圣上您自裁。)”

看了这几个字,圣上龙颜大悦。

这件事情很快传到了严嵩的耳朵,同时也传到了陆绎耳中。

陆绎大急,他没料到蓝道行竟事先未与自己商量,便自作主张做了此事。仔细打听之后,他才得知,为了保全他,蓝道行丝毫未提及陆家,而是说了徐阶与杨博,故意转移严党的视线。

这次,严嵩的反击极为迅速,他几乎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就收买了几位中官,这几名中官是在扶乩之时服侍的太监,指使他们诬陷蓝道行启封偷视,将他打入狱中,逼问究竟是何人指使。

蓝道行被打入诏狱。

与此同时,还有另外一件事情,原本好好在两浙抗倭的俞大猷被剥夺世袭蒙荫,入诏狱。

而他入狱的缘故让陆绎看了就想骂人——有一伙倭寇在两浙沿海游荡,胡宗宪兵力有限,腾不出手来收拾他们,以至于他们跑去福建抢了一把。福建巡抚大怒,都察院监察御史李瑚状告胡宗宪纵敌逃窜,以邻为壑。胡宗宪知晓李瑚是福建人,他疑心自己人中有内奸,查了一圈,恰好查出俞大猷也是福建人。于是胡宗宪二话没说,把这个黑锅推到俞大猷身上,上奏圣上。圣上大怒,当即下令,削去俞大猷官职,抓入诏狱。

同一时候,陆绎的两名至交好友被抓入诏狱,他急急往诏狱赶去,却在途中被岑福岑寿两人拦下。

“大公子,老爷请您回去!”岑福有礼拱手道。

“我现下有急事要办,回头就去见爹爹。”陆绎道,“你们让开!”

岑寿不肯让开,且手牢牢拽住陆绎马匹的缰绳:“大公子,老爷说了,一定要我们把你请回去!您就莫为难我们了。”

陆绎冷眼看着他们,骤然出手,食指中指如钩,直探岑寿双目,这下去势甚快,岑寿仰身躲闪,顾不上手上。陆绎中途变招,轻松夺回缰绳。

“大公子!”岑福急道,“老爷连日身上不好,您是知晓的。我们难交差是小事,可老爷的身子经不起着急。您便是有急事,见过老爷之后,再办就是。皆是,我二人绝不敢再拦您。”

想起爹爹的身子,陆绎凝眉片刻,长叹了口气,调转马头,朝家中飞驰而去。

宫中,蓝道行也听说了俞大猷之事,他与陆绎同在岑港抗倭之事,对俞大猷为人也甚是尊敬,听说此事不免诧异,遂寻机与陆绎密会,方才得知此事是严世蕃设下的毒计。虽说陆绎已在想法保出俞大猷,但蓝道行却知晓以严世蕃的阴险为人,此计不成必定再生一计,若再不想法尽快扳倒他,恐怕陆绎危矣。

一日,圣上又让蓝道行扶乩,问神仙道:“今天下何以不治?(为什么天下未能大治?)”

蓝道行心知机会已到,托神仙之言答道:“贤不竟用,不肖不退耳。(贤臣不用,奸臣当道。)”

圣上又问:“谁为贤,不肖?(谁是贤臣,谁是奸臣?)”

蓝道行心下迟疑片刻,意识到自己不能做得太过明显,得把陆家撇清,遂答道:“贤者辅臣阶、尚书博;不肖者严嵩父子。(贤臣如徐阶、杨博,奸臣如严嵩父子。)”

圣上看着“神仙”的回答,眉头微皱,忽而抬头望向蓝道行,目光犀利之极。蓝道行双目澄清,平静之极,如寻常一般盘膝而坐。他知晓圣上生性多疑,且自负聪明,除了道士之外,几乎不相信任何人。

半晌之后,圣上又问道:“上帝何不震而殛之?(既然如此,上天为何不降天谴于奸臣?)”

此问话犀利之极,稍有答错,不仅无法撼动严家,且连蓝道行自己都可能有杀身之祸。

蓝道行丝毫不乱,提笔答道:“上帝殛之,则益用之者咎,故弗殛也,而以属汝。(上天处罚他,会让原本该执行的人内疚,所以不降天谴,是为了留给圣上您自裁。)”

看了这几个字,圣上龙颜大悦。

这件事情很快传到了严嵩的耳朵,同时也传到了陆绎耳中。

陆绎大急,他没料到蓝道行竟事先未与自己商量,便自作主张做了此事。仔细打听之后,他才得知,为了保全他,蓝道行丝毫未提及陆家,而是说了徐阶与杨博,故意转移严党的视线。

这次,严嵩的反击极为迅速,他几乎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就收买了几位中官,这几名中官是在扶乩之时服侍的太监,指使他们诬陷蓝道行启封偷视,将他打入狱中,逼问究竟是何人指使。

蓝道行被打入诏狱。

陆炳虽然统领北镇抚司,却并不代表整个北镇抚司之中都是他的人,严党势力之大,诏狱之中也有着不少严家走狗。

因严嵩此番铁了心要蓝道行承认此举是受人指使,所以一入诏狱,蓝道行就被上了大刑,半日光景不到,人便被折磨地奄奄一息。

期间,陆绎从刑室之外经过两次,没有朝里头望过一眼,但刑室内的鞭打声、烙铁在火上炙烤的声音、人在极限时刻的喘息声,都像尖针一样扎入他的耳中。

蓝道行什么都没有说,因此,用在他身上的酷刑也愈发狠辣。

陆绎不动声色,一切如常,直至回到家中,紧闭房门之后,才全身脱力。夜半,陆炳自廊下慢慢踱过,抬眼瞥了眼稍远处陆绎所住的屋子,隐隐可见内中灯火。他望了又望,长叹口气,慢慢行过去,叩响房门。

“爹爹,这么晚还没睡?”陆绎开了门,忙将他让进来。

陆炳坐下:“你还在想救蓝道行的事情?”

陆绎不做声。

“你心里应该清楚,这件事情最好的做法,就是让他死在诏狱,这样严嵩才会彻底失去圣上的信任。”陆炳淡淡道,“只是你狠不下这个心。”

陆绎低低道:“我已经收集到很多证据,可以证实严世蕃与罗龙文通倭,也有机会扳倒严家。他不一定非得死。”

陆炳冷笑:“你想一想邹应龙弹劾之事,最后只闹了贪墨八百两纹银!只要圣上对严家还有情分,再大的罪名也无济于事。最要紧的就是,让圣上对严嵩彻底失望。”

陆绎仰面朝天,长长吐了口气:“……严嵩收买的那几名中官,我已经命岑福去逼他们翻供,但他们碍于严党势力,只怕没那么容易。”

“现下不急,先把人看紧了,等蓝道行死了之后,再让他们翻供。到了那时候圣上后悔也无用,必定对严嵩更加恼怒。”陆炳道。

“爹爹,我思量着,只要中官肯翻供,他就可以不死。”

“他死或不死,圣上对严嵩的恼意也不一样。”陆炳道,“事情既然已经到了这步,你切莫一时心软,错失良机!”

陆绎看着他,默不作声。

次日清早,陆绎再去诏狱,看见蓝道行已经被折磨得体无完肤不成人形。他借故支开看守的人,喂蓝道行吃下止痛的药丸。

“我会设法救你出去,你一定要撑住了。”他在蓝道行耳边低低道。

蓝道行摇头,他已经连开口说话都很艰难:“……让我死……在这里,只有这样,严嵩……才会彻底失去……圣上的信任。”

没料到他早就存了这个心思,陆绎说不出话来,只能定定看着他。

蓝道行微微一笑,艰难道:“咱们……一开始就……说好的,弃车保帅,我……求仁得仁……”

外间隐隐有人声,陆绎匆匆出了刑室。

刑室内,新一轮的严刑拷打又再开始,陆绎就在隔壁佯作查看诏狱的笔录。以他的耳力,他能听见每一声从蓝道行口中逸出的□□,直至他晕厥过去,被水泼醒,然后再拷打,最后彻底晕厥过去,被拖回牢中……

******************************************************************

今夏在六扇门中,也听说了蓝道行的事情。对于蓝道行和陆绎之前的关系,她并不知情,只听说了他对圣上说的那些话,不管是不是假托神仙之言,心中都暗暗赞赏。后来再听说他被关进诏狱,想来多半是要吃苦头,不由扼腕叹息,却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入夜已深,袁益还在院中摇头晃脑地念诵:“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

“别念了,赶紧睡觉去,明儿还得早起呢。”

今夏把石磨清洗干净,拿着水瓢赶袁益。

袁益不肯:“里头热得睡不着,姐,你下次发了薪俸,咱们就买张竹床,可以放在院子里睡觉,又凉快又舒服,好不好?”

袁陈氏从屋里出来,手里头还搭着两件衣衫,朝袁益嘘道:“小声点,你爹刚睡下。”

“娘,衣衫我来洗吧。”

今夏伸手就要把衣衫接过去,被袁陈氏避让开:“不用,你帮我打水就行。”说着,又赶袁益去睡觉。

袁益嘟嘟嚷嚷不情不愿地进了屋。

虽然娘不要她洗衣衫,今夏还是在旁忙活,把明早要磨的豆子洗净了泡上。

院中已无其他人,袁陈氏边搓着衣衫,边作不在意状问道:“夏儿,你这些日子是怎得了?自打从南边回来就不对劲,整日神不守舍的。”

今夏的手在水里拨弄着豆子,头也不抬:“……没有……哪有,我挺好的。”

“一个多月也没见你抓过一个贼,还说自己挺好的。”袁陈氏盯着她,“易家,挺好的一门亲事,你就是不愿意……”

“娘,您当初是怎么嫁给爹爹的?”今夏知情识趣地岔开话题。

袁陈氏盯着衣衫上一块污渍使劲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呀,还能怎么嫁。”

“您出嫁之前,认得我爹么?”

“认得。”想起年轻时候的事儿,袁陈氏不由自主笑了笑,“实话告诉你,那时节,上我家提亲的有好几家呢,你爹爹是最老实的。”

“您就看中他老实?”今夏奇道。

“不是我看中,是我娘,你外祖母看中了他。你外祖母说以我的性子,得找个老实的才能过得长久。”袁陈氏笑道,“我也觉得他老实,若是和旁人成了亲,指不定怎么被欺负呢。”

今夏忍不住笑道:“他和您在一块儿也没少受欺负呀。”

“你个死丫头,我什么时候欺负过你爹爹。”袁陈氏笑骂着,衣衫洗好,吩咐道,“把院门栓了,赶紧睡觉去吧。”

外间风过,吹得门前的枣树沙沙作响,今夏拉开院门,朝外头望了望,沉沉夜色中,枣树下似有个人影。她瞧得并不分明,待月亮出了浮云,再定睛望去,那人影却又不见了,想是树影被她瞧花了眼。

************************************************************

这日她才巡过街,预备回去换班时,忽被一人大力拽住。

“叔!”今夏看见丐叔,吓了一跳。

眼前的丐叔,与分别之时大相径庭,衣衫褴褛,胡子拉碴,看着足足瘦了一大圈,隐约还可看见他胸口处缠着布条。往京城乞丐堆一摆,估摸着他也是最落魄的一个。

顾不得寒暄,丐叔劈头第一句话就是:“她被抓走了!”

“谁?!”今夏本能地问,问出口的同时就已经知晓了。除了沈夫人,能让丐叔焦虑成这样的,还能有谁,“是我姨?”

丐叔点头:“那些人的功夫不弱,而且我没学过追踪术,只知晓他们一路往京城来,但就是找不到人。”

“等等,是谁抓了我姨?锦衣卫?”今夏追问道。

丐叔摇头:“我不知晓,他们都穿着黑衣,裹得严严实实,看不出是什么人。”

“是在何处……”今夏见丐叔眼圈发青,嘴唇开裂,想来这些天他定是急着寻人,没怎么歇过,便拉他到旁边茶馆坐下,“叔,你先喝口茶,慢慢说。”

“我哪有心思喝茶……”

沈夫人一丢,丐叔整个人都慌了神,心也是火急火燎的。

“叔,你坐下。”今夏拿出捕快应有的沉稳,“我是捕快,而且擅长追踪术,我来帮你找人。可你得先冷静下来,把整个事情说一遍,越详细越好。想找到我姨,就看你究竟记得多少了。”

丐叔被今夏摁坐到长凳上,定了定神,心知她说得有理,遂将整件事情详详细细地说了一遍给她听——原来,自新河城一别,他与沈夫人为了避倭乱,一路往西行去。才行了两日,夜宿客栈要了两间上房,偏生两间房隔得颇远。他当时也是疏忽了,未料到会有危险,第二日醒来,沈夫人房中便空无一人。他在后头发现了马车的车辙,一路追下去,半途却被六名黑衣人拦截,那些人武功颇高且以多对少,他受伤败退。此后他又试了几次,险些丧命,只能一路暗暗跟着,直至快到京城时马车才失了踪迹。

“叔,你的伤要紧么?”

今夏深知,以丐叔的功夫,若非对方是高手且以六对一,决计伤不了他。

丐叔摆手,示意她别管这个:“现下,找到她要紧!”

今夏沉吟片刻,每日从外头往京城里来的马车何止数百辆,要找到一辆马车谈何容易。

“叔,咱们先去城外看看。”

两人一直行到城外四、五里地远的支道上,才找到稍稍清晰的马车车辙。

“我记得就是这个。”丐叔指着车辙道。

今夏蹲□,用手丈量车辙:“轮宽将近四寸,两轮之间近五尺,这是一辆大马车,寻常百姓不会用这么大的马车。”

“京城里头的这么大的马车多不多?”丐叔问道。

“不算多。”今夏口中答着,一面沿着车辙往前一点一点地查看,不放过任何一点细微的蛛丝马迹。

不算多的话,也许可以一家一家地找,丐叔想着。由于左胸受伤的缘故,左手常常不自觉地颤抖,他狠狠用右手攥住左手。

此时,车辙旁的一点油迹引起今夏的注意,她小心的撮起沾了油迹的尘土,凑到鼻端轻嗅,顿时面露喜色……

“叔,你来闻闻,这是什么?”她喜道。

丐叔行过去嗅了嗅,摇摇头,不解道:“是什么?”

“是我姨常用的头油,你怎得连这都闻不出来。”今夏直摇头。沈夫人精通药理,头油也是自己配的,香味异于寻常市面所卖的头油,一闻便知。

闻言,丐叔又使劲嗅了嗅,无奈他一个大男人,平常便糙得很,对于女人家这些妆品又怎会留心,自然是嗅不出来。

“她的头油怎会在这里?”丐叔不解。

今夏循着车辙继续往前行去,一直到前头岔路口,才又找到油迹,便能肯定这是沈夫人特地留下的痕迹。

两人沿着头油的痕迹复进了城,七拐八拐,直至城西的一处僻静宅院,便再找不到痕迹。

“她在里面?!”

丐叔抬头想看这处是谁的府邸,门上却无匾额。

今夏在京城多年,又是捕快,却知晓这处宅院属于何人。

“这是锦衣卫经历沈鍊的旧宅,自从他被发配之后,这所宅子便一直空着。”今夏的心渐渐往下沉去。沈夫人被绑进沈家的宅院,说明此人十分清楚沈夫人的真正身份。陆绎虽知情,但他绝不会作这样的事情,那么,难道是……

****************************************************************

屋子四角都用琉璃大盘摆放着冰块。

素手持扇,轻风习习,严世蕃倚靠着竹榻,专注之极地看着面前那双玉足,伸手想去摸,却又有些舍不得,仅用指尖轻轻拂过足踝。

优美的曲线,柔滑的肌肤,尽数融汇在指端,他不禁满足地叹息出声。

“十年未见,你的脚还是和当年一样。”他赞叹着,爱不释手地看着那双玉足,“你可知晓,自那日你投了水,我想了足足十年,找了足足十年,可就是找不到和你一样的。”

那双玉足的主人,正是沈夫人,她被一张做工奇特的椅子牢牢钳住手脚,动弹不得,全身衣裳整齐,只有鞋袜被脱了。

看了又看,再看了又看,严世蕃才恋恋不舍地把目光移回沈夫人的脸上。

“林菱,原来这些年你都躲在扬州,我也去过扬州好几次,可惜都没遇着你。”他叹道,“若非此番你与陆绎有了牵扯,不知我们何时才能见面。说起来,我真该谢谢陆绎才对。”

沈夫人目光冷冷地看着他,打定主意一言不发。

严世蕃看着她,温柔地伸出右手,沈夫人以为他要摸脸,厌恶地极力躲避。但他却并未摸她,只是在她面前慢慢撩起衣袖……

小臂靠着手肘的地方,有一处明显的伤痕,刚刚结痂,周遭还泛着红。

“你看,这是当初被你咬的,我一直留着。”他道,“每次它快好的时候,我就用刀再割开它,让它一直都像刚刚被你咬过的样子。”

这话他说得深情无限,听在沈夫人耳中却是毛骨悚然。

“我还记得,你上船的时候,穿着一件秋香色的衣裙,衬得你的脚格外细嫩,多一分嫌多,少一分嫌少,叫人看了,真是心疼得不得了。”说着说着,严世蕃的目光又移到她的脚上去,爱慕不舍之情溢于言表。

此时外间有人禀道:“公子,老爷有急事请您过去。”

严世蕃皱了皱眉头:“什么事?”

“听说是因为宫里头那个唤作蓝道行的道士,他像是快撑不住了,老爷正着急请您过去商量。”

听说是蓝道行快撑不住了,严世蕃这才不情不愿地站起身来,吩咐左右:“把她给我照顾好了,不能胖了,也不能瘦了,更不许让她伤着。”

沈夫人好不容易看他往前行了两步,眼看就要走了,没料到他居然又折返回来,半跪在她面前,伸手将她的左足笼在掌中,细细摩挲,流连忘返,足足过了好半晌,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直待他身影消失,连脚步声也听不见了,沈夫人紧绷的背脊才骤然放松下来,手心额际尽是冷汗。

因知晓看守沈夫人的都是高手,即便猜出沈夫人很可能就被关押在沈府,今夏也不敢贸然闯入,直至入夜时分,才换了一身夜行衣,蒙了面,悄悄与丐叔翻过院墙。

外间看似残破的院墙,怎么也没想到里面竟是这般富丽奢华,不大的院落做出江南小桥流水的景致,涂刷木桥的漆面大概由于混入了珍珠粉的缘故,整座小桥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光芒。

虽已入夜,暑气却还未消退,两名侍女坐在廊下,濯足而戏,白皙的双足逗弄着池水里的小鱼。

今夏隐在假山之后,伺机跃出,与丐叔分别制住她们。

“说,沈夫人在哪里?”她低低问道。

侍女惊得直摇头:“我、我不认识什么沈夫人……”

“是不是有一位二十七、八岁左右的女人被关进来?”今夏把匕首紧贴着她的脸颊,接着问道。

她的头立时动都不敢动一下,只敢动嘴:“是有这么个人,公子唤她做林菱。”

林菱正是沈夫人的闺名,今夏急问道:“她在哪里?”

“她、她在公子的房里。”

听见这话,丐叔顿觉得血一下子尽数冲到头顶,制住侍女的手猛然发力,几乎把她脖颈拧断掉。

“叔。”今夏示意丐叔稍安勿躁,接着问道,“你家公子的房间在何处?”

侍女伸手指了指,所指之处却是堂屋的下面。

“下面?地底下?”今夏楞了楞,匕首挨了挨,“你耍我呢?”

“真的,公子贪凉,所以把屋子设在那里,你们从堂屋的屏风后头就能下去。”侍女赶忙道。

今夏看侍女的模样倒不像撒谎,与丐叔对视一眼。

丐叔出指如风,瞬间把她二人点倒,抬脚就要往堂屋去,被今夏拉住,示意他先把人拖到树荫阴暗处藏起来。

往堂屋方向去的路上也看不见人,周遭安静地让今夏心里一阵阵发毛,总觉得不对劲,却又说不出哪里不对劲。她回想起严世蕃的那条船,也是处处透着诡异,叫人不寒而栗。

飞快掠进堂屋,屋内也同样无人,只是弥漫着一股奇异的香气,也不知用的是什么熏香。今夏和丐叔绕到玉石屏风后面,果然看见一道朝下的楼梯。

唯恐有诈,今夏下楼梯的每一步都极为小心,唯恐踩到机关,总是先试试才敢踩实下去。丐叔被她堵在后头,急得很,却又无法可施。

就这样一直到进入地下房间,都没有任何异常,顺利地简直让今夏觉得不可思议。

“姨!”她一进屋就看见沈夫人躺在床上,似昏迷不醒。

丐叔一看见沈夫人就抢上前去,探她的鼻息和脉搏,都还算平稳,这才稍稍放心。

今夏总觉得此间古怪,不敢多作停留:“叔,我们快走!先把人救出去再说。”

丐叔点头,抱起沈夫人,与今夏仍自原路退出来。才行至楼梯的一半,丐叔忽然感觉到眼前一阵天旋地转,险些摔倒,他连忙抱稳沈夫人,唯恐摔了她。

后面的今夏也感到头一阵阵犯晕,原本屋内那股淡淡的香气,如同果酒一般,初始闻不觉得有异,却是越闻越醉人。脚都不听使唤起来,矮矮一级台阶,她费了好大劲才迈上去。

“这香气有毒!叔……小心!”她尽力喊道。

饶得丐叔内力深厚,硬是抱着沈夫人,竭力往前踉踉跄跄地往前爬了几步。

这时,几个人影出现在楼梯口,逆着光,今夏勉强只能分辨出他们身上穿着黑衣,连什么模样都没看清,便一头栽倒过去。

丐叔虽也昏昏欲倒,但沈夫人还在怀中,说什么也不能晕过去。抱沈夫人的手用力一收拢,用她的左肩重重抵在自己受伤的左胸上,原本就未愈合的伤口再次崩裂开来,疼痛让他骤然清醒了许多。

楼梯口站着的,正是在路上与他交过手的黑衣人。

伤处,血涌出来,濡湿了沈夫人的肩头。

丐叔抱紧她,牢牢地站着。

***************************************************************

严世蕃再回来时,面色有点沉郁,不像出门时那般轻松。

“公子,您走后,有人潜入宅子想把那位夫人救走,中了醍醐香,现下已经被制住。”侍女上前禀道。

“林菱呢?”

“她安然无恙,还在公子房中安歇。”

严世蕃这才稍稍放心,抬脚就往自己房中行去,顺便叫人先把醍醐香搬到廊下。看见沈夫人尚好端端地躺在床上,一双雪白玉足露在床外,严世蕃这才觉得心情稍稍好些了。挨着她坐下来,他自怀中掏出一小瓷瓶放在她鼻端,片刻功夫之后,沈夫人便悠悠转醒过来。

“是醍醐香!”她出身医家,自然明白自己被什么所迷倒,皱眉缩足,尽力让自己远离严世蕃。

严世蕃惋惜地看着她的双足缩入衣裙下,强忍住把它们拽出来的*。

“我只是离开这么一小会儿,都会有人抢你,”他叹息着,“把你放在这里,还真是叫人不安心啊。”

沈夫人闻言,骤然一惊:“是谁?谁来过?”

“你觉得会是谁?”严世蕃不答反问道。

沈夫人心里率先想到的是丐叔,而后思量在京城里丐叔肯定会去找今夏帮忙,也许会是今夏。她正想着,无意中看见自己的肩部竟然被血染红,摸了摸,自己却并未受伤,那么这血……

“人在哪里?”她控制着语气的不稳,问严世蕃。

严世蕃和颜悦色道:“你想见?”

“嗯。”她点头。

“好,我带你去。”

严世蕃居然从谏如流,伸手来扶她起身。沈夫人躲开他的手,自行下床,想穿鞋却发现压根没有鞋袜,便干脆赤足踩到地上。

地面是由玄色玉石所铺成,烛火下,泛着冷冷的光芒,赤足踩上去,冰凉而坚硬,让人从里到外的不适。

仅看着这双柔嫩白皙的双足踩在冰冷坚硬的玄石上,严世蕃就觉得仿佛有一柄羽毛在撩动自己的心,又舒服又痒痒,说不出的惬意。

沈夫人一路跟着严世蕃,直至关押丐叔和今夏的房间。

才看见丐叔,她便奔过去,已是数日未见到他,此时见他除了一身伤,且又瘦又憔悴,心中甚是不忍。今夏被捆在一旁,耷拉着头,似还在昏迷之中。

“今夏、今夏……”沈夫人心疼地唤着她。

今夏似听见了,艰难地想抬眼皮,努力了几次都睁不开。

严世蕃原本对于抓到的人压根一点兴趣都没有,现下看见是今夏,倒有了几分兴致,取出瓷瓶放在她鼻端,让她嗅了嗅。

解药逐渐驱除脑中的昏沉,今夏缓缓睁开眼睛,看见沈夫人,轻声唤道:“姨,你没事吧?”

“没事。”沈夫人摸摸她,好在她身上没有伤口。再看丐叔浑身是血,身上少说也有七、八道伤口,都未处理,有的还在泊泊流血,她二话不说,撕下一方衣角就给他包扎起来。

严世蕃站在一旁,双目微微眯起,方才今夏不经意的一声“姨”,引起了他的注意。

“你娘是林荷?”他留心着今夏的神情。

今夏一楞,随即道:“什么林荷,我压根不认得。”

听她这样反驳,严世蕃反而微微一笑,柔声道:“你既然是捕快,想必也审讯过犯人。今日我就教一教你,若是不知情的人,此时问的话应是‘林荷是谁?’,而不是断然否定。”

往日便听说过严世蕃其人绝顶聪明,被称为鬼才,想要瞒过他,委实不易。今夏心中紧张,面上却只装作淡然:“不认得就是不认得,怎么说都一样。”

担心严世蕃识出今夏的真实身份,沈夫人插口道:“你不必胡思乱想,她是我认下的干侄女。”

对于她的话,严世蕃似乎充耳不闻,而是一言不发,探究地注视今夏的脸,忽然上前一步,用手遮住她双目以下及额头,仅露出眉眼,这才笑道:“看,活脱脱就是夏言的那双眼睛,我早该认出来才对。”

“……胡说八道!”

今夏打定主意,无论他怎么套话,横竖自己抵死不承认,看他能奈何。

严世蕃兴致上来,思量片刻后,笑看着她:“说起来,我也算你的仇家,不过你可知晓,当年逼着仇鸾写下那份弹劾信的人并不是我,而是陆炳。”

说话间,他同时在细察今夏神色,也没有放过沈夫人的面色,她们的面上并无惊诧之色,这就更印证了他的想法。

“……看来你们早就知晓了,如此说来……”他轻轻勾起今夏的下巴,不解地看着她的脸,“不是陆绎不要你,而是你因为家仇,所以疏远于他。”

在两浙时,陆绎打发今夏等人先行回京,严世蕃是知晓的,再后来回京后也未见两人再有往来。严世蕃自己御女无数,对女人从无长性,更谈不上情分,故而他估摸陆绎对今夏应该是腻味了,却未料到此中居然是这么个缘故。

今夏冷冷道:“我都不知晓你到底在胡说什么,脑袋被门夹了吧。”

严世蕃笑道:“不要紧,你不肯承认,我去问他就是。”

此时门外有人来急报:“公子,老爷请您速速回去!”

“何事?”严世蕃不耐地问道。

“蓝道行死了。”

严世蕃随即转身,皱眉盯着来人:“怎么会死?我不是嘱咐过么,先别用刑了么?”

“是谨遵公子的嘱咐,没有再对他用刑,可……可能是之前伤得太重,所以他没撑住。”来人小心禀道。

“一群废物!”

严世蕃恼怒道。

蓝道行死了,今夏的心猛得往下一沉,她与蓝道行虽只有短短数面之缘,却还是不免心中难过。

在此前蓝道行对圣上说“今日有奸臣奏事”时,严世蕃便疑心此道士绝非山中闲云野鹤。若送白鹿是陆绎给胡宗宪出的主意,这个道士与陆绎必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命人严刑拷打蓝道行,便是为了让蓝道行将陆绎招供出来,如此一来,陆绎便有欺君之罪,便是陆炳也难以救他。

只是一事超出了他的预料,蓝道行居然抗住所有酷刑,硬是一个字也未招供,只一口咬定是神仙旨意,自己并未作弊。

这样一个道士,怎得会如此刚硬,严世蕃怎么也没有料到。

原本时局对严家颇有利,但眼下蓝道行没有任何招供便死了,形势立时逆转。

严世蕃缓缓转头望向今夏。

**************************************************************************

夜半时分,岑寿匆匆从诏狱出来,回到陆府,在书房寻到还未入睡的陆绎,禀道:“大公子,蓝道行死了。”

陆绎提笔的手一顿,深吸口气。

“怎么死的?”

“伤得太重,没撑过去。”岑寿叹了口气。

“尸首呢?”

陆绎强制自己要冷静,这原本就是他意料之中的事情。

“尸首我没动,等明早刑讯的人过来看清楚才好拖出去,免得到时候说不清楚。”岑寿皱眉道,“大公子,您也知晓那些人麻烦得很。”

“啪”的一声,陆绎自己也微微一惊,低头才意识到手中的笔杆竟在不自觉之间被自己折断。

“你回诏狱去,等明日他们验明尸首,就把人扣住,一个也别放走。”由于愤怒,手的指节处微微泛白,他的声音却异常平静。

岑寿忐忑道:“这个……大公子,不行吧?”

“他们在蓝道行身上用过的,我要一样不少的让他们自己试试。”

天还未亮,陆绎随陆炳进宫,带着蓝道行的死讯和三名中官翻供的证词。圣上震怒,下令厚葬蓝道行,严惩凶手。

次日,收到陆炳指使的御史林润再次上书弹劾严世蕃,并说出严世蕃根本未去雷州,而是根本还在家中。

圣上大怒,完全忘记此前不许让人重提此事的旨意,严令查办,将严世蕃再次捉拿归案。

事情进展至此,严世蕃再度入狱,圣上对严嵩失去信任,且日渐厌恶。然而,严世蕃的罪名仅仅只是发配在逃,并不足以至他于死地。一切仍在风雨飘摇之中。

陆绎,已到了刑部大牢,出示锦衣卫的制牌之后,狱卒就让他进了大牢。

此番严世蕃再次入狱,已不复第一次的风光,由于圣上震怒,昔日严党也纷纷偃旗息鼓,不敢再像从前那般嚣张。

严世蕃按规矩被关押在刑部大牢,倒是有些优待,他一人独享一间能晒到日光的牢房,不用与旁人挤,而且他这间牢房布置得甚好,桌椅板凳一应俱全,床铺上铺得还是丝绸缎子。

严世蕃正斜歪在太师椅上晒日头,神态甚是悠闲。

“他们说,你找我。”陆绎冷冷地望着他。

“对!”严世蕃朝他笑道,“我听说令尊身体不适,我出入不便,也没能去府上拜望,失礼得很。”

陆绎淡淡道:“不劳费心。”

严世蕃嘿嘿笑着,目光却在细究他的神色:“那日,你说夏行秋令,多肃杀之气,要我多小心,没想到却应在令尊身上。”

“听严公子之意,莫非觉得自己还能出去?”陆绎冷道。

严世蕃慢条斯理地起身,踱步到木栏前,悠然道:“你用蓝道行一条命,才把我送进来,看不见我死,你一直不甘心吧?”

想到蓝道行,陆绎心如刀绞。

“我爹没看出来,还以为蓝道行是徐阶的人,卯了劲想让他招出徐阶。可我心里有数,蓝道行他是你的人,送白鹿也是你的主意。”

陆绎压根不理会他的话,道:“……人害怕的时候,话也会变多,你与旁人也没什么两样。”

闻言,严世蕃原想说什么,却又即刻忍住,从怀中慢吞吞地掏出一个物件,在陆绎眼前晃了晃。

待陆绎看清那物件,浑身一震,立时道:“这东西你从何处得来的?”

严世蕃手中所拿的,正是他与今夏都有的姻缘石。

看见他的反应,甚是合严世蕃的心意,他笑道:“果然你对她还甚是上心,连她身上的小物件都这般熟悉,还紧张成这样。”

“你把她怎么了?”陆绎的声音透着丝丝寒气。

严世蕃却不回答,复回到太师椅上坐下,挑眉问他:“在扬州城,你就已经见过‘爱别离’吧?”

“你……你杀了她?!”

想到今夏可能已经惨死,陆绎忽觉得身上一阵阵发冷。

举手示意他住口,严世蕃和颜悦色道:“乖乖听我说完,别插话,要不然她就真的死了。”

陆绎的手在袖中攥紧,他逼着自己要冷静下来。

“就是这样,很好。”严世蕃笑道,“你知晓为何我特别钟意‘爱别离’么?因为它不像你们诏狱里头那些粗蛮的东西。就像这样,轻轻一抱……”

他唇角上勾,看着陆绎,伸手做了一个拥抱的姿势。

“长钉避开要害,慢慢刺入身体,血静静地流淌下来,一直漫到脚背上……通过调整长钉的长度,人不会马上死,而是要慢慢地等血流干。血越留越多,人就会越冷,越冷就越想抱着取暖……”严世蕃赞叹道,“爱别离,这名字着实再恰当不过了。”

“你,到底,把她怎么了?”陆绎咬着牙,几乎是一字一句在问他。

严世蕃话锋一转,挑眉道:“你在离开两浙前,收集了罗龙文通倭的罪证,是想置我于死地吧?现下我给你个机会,你把收集到的证据全交出来,我就告诉你,她在哪里。”

陆绎紧盯着他,目光如刀锋一般。

“你这么看着我是没有用的,想想吧,她现下一定冷得直发抖了。”

陆绎转身疾步离开。

身后,传来严世蕃的大笑。

快马飞驰回家中,陆绎甚至来不及禀明陆炳,便直接到自己房内想将罗文龙通倭的那些证据取出来。在路上时,他也曾想过用假证据来骗过严世蕃,但转而想到严世蕃绝顶聪明,万一被他识破,今夏必死无疑。

拉开抽屉,先把内中的书籍尽数拿出,然后轻触机关,打开藏在抽屉中的密层。

密层中空空如也!

陆绎一惊!

那些口供一直被他妥善地放好,怎么会不翼而飞,昨晚他还将曾取出整理过。

“来人!来人!”他大声唤人。

家仆一路小跑赶来。

“今日有谁进过我的房间?快说!”陆绎怒问道。

从未见过大公子发这么大的火,家仆胆战心惊道:“禀大公子,除了寻常打扫的人外,只有老爷进来过。”

爹爹!陆绎一愕:“老爷在何处?”

“老爷在房里。”

家仆话音刚落,陆绎便匆匆赶去。

“爹爹,我房中的东西,是不是您拿了?”

形势紧迫,顾不得请安,陆绎直接问道。

“听说你急匆匆的回来了,脸色也不对,看来还真是这样。”陆炳坐在书桌前,搁下笔,问道,“严世蕃找你作甚?”

“没什么。”陆绎心急如焚,“爹爹,您是不是拿了我房里的东西?”

陆炳看了他片刻,才点了点头:“我想看看那些口供。”

陆绎骤然松了口气,急忙道:“您先把它还给我,我有急用。”

“什么急用需要这些口供?”陆炳问道。

“……”陆绎不能告诉他实情,只得道,“总之是十分要紧的事,您先把口供给我。”

陆炳摇摇头:“这些口供是扳倒严家的有力证据,这才是当下最要紧的事。你不能拿它去做别用。”

“爹爹!”陆绎急了,“人命关天,再迟恐怕就来不及了,您快把口供给我。”

陆炳丝毫不为所动:“现下没有什么事情比要严世蕃的命更重要。”

“爹爹!孩儿求您了!”

陆绎不知该如何是好,砰的一声向陆炳跪下来。

从小到大,还从未见过他这般模样,陆炳望着他,心中已有些许明白:“你是不是为了那位姑娘?严世蕃拿她威胁你?”

陆绎无法反驳。

“你什么时候变得这样儿女情长起来,”陆炳皱眉道,“中意那家女子是一回事,但决不可耽误正事。”

陆绎深闭下双目,焦灼地望着陆炳:“爹爹,有什么话你待我回来再说,现下先把口供给我行不行?”

“不行!”陆炳断然拒绝。

“爹爹,再迟一步,她真的会死。严世蕃已经把她钉在刑具上,时候拖长了,血流太多,她就死了!”陆绎急得双目快迸出血来。

这孩子素来沉稳,未料到今日为一女子竟然这般失态,陆炳皱眉道:“严世蕃在京城的几个落脚点我心中有数,即刻派人搜查便是。但这份口供你绝对不能拿去,我刚刚收到消息,你审问过的人犯皆已离奇死亡,口供仅此一份,十分宝贵,绝不容有失。”

“我眼下顾不了那么多,先把她救出来要紧,要扳倒严世蕃,日后还会有别的法子。”陆绎道。

陆炳恼怒道:“一派胡言!当下就是最好的时机,一旦错过,严党反扑,恐怕连你我的立身之地都没有了。再说,你以为你交出口供,严世蕃就会放人?以他的为人,你手中没了他的把柄,只能乖乖任由他摆布。”

听到最末一句,陆绎再无话可说,他确实忽略了这点,又或者说他故意不让自己去这么想,因为至少交出口供,今夏还有一线生机。

“我安排人去搜查,你拿一份假口供去找严世蕃。”陆炳道,“双管齐下,希望那姑娘福大命大吧。”

陆绎无法,只得带上一份假口供,重返刑部大牢。

“这是口供,但是你得先把她的下落告诉我,我才能给你。”陆绎看着严世蕃道。

严世蕃斜歪在太师椅上,瞥了眼他手中的那袋卷宗,开口便道:“假的把?”

“真的。”

陆绎面不改色心不跳。

“丢进来给我看看。”严世蕃道。

“你得先告诉她的下落。”陆绎重复道。

严世蕃仰头从窗口看了看天光,叹息般道:“已经不早了,你知晓身体里面扎进六根长钉,血慢慢地往外流,过多久人才会死么?我试过,人不用等血流光就会死,只能撑住二日。

(本章未完,请翻页)